本文目录一览:
- 1、锂电池原料价格翻番,价格翻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2、2025年三元锂电池每度电售价或为500元 售价降低一半以上
- 3、磷酸铁锂这两年:被政策左右,和两个关键人物 | 汽车产经
- 4、三元材料的锂电池,单个电芯的价格一般多少钱?
- 5、动力电池变局:磷酸铁锂凭什么扳回一局
- 6、锂电池原料价格翻番,这价格啥时候能够回落?
锂电池原料价格翻番,价格翻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锂电池原料价格翻番,价格翻番背后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给上游动力电池厂和锂产品厂带来大量订单,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原材料也在不断上涨。在各种利好的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正在做出巨大努力,全球市场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也使得碳酸锂等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
引起权威媒体的关注:
4月30日,就连央视财经也开始关注锂和锂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锂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报道称,目前,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经从去年每吨3.8万元的低点上涨了一倍多,达到每吨9万元;氢氧化锂从每吨6万元涨到8万多元。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负极材料可以分为锂钴氧化物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按产品形式,有方形电池、圆柱形电池、软包电池;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消费电子、储能、动力电池。其中,消费锂电池主要用于3C产品;储能电池主要用于家庭储能和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分布式独立电力系统;动力电池主要用于各种电动汽车、电动工具和新能源汽车。
用途:
锂电池用于3C、电力、储能等领域。国海证券估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为1202GWh,相应的电解液需求量为132万吨。但由于电解质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趋势以及行业内资金支出整体减少,未来几年只有天赐物资等少数龙头企业会部署新产能,供应相对刚性。
从全球来看,中国是锂的最大消费国,2019年锂需求占世界总量的57%。而60%的需求来自锂电池。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锂电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确定性的增强和普及率的快速提高,锂电池作为主要动力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由于政策扶持和技术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达到120多万辆,动力电池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60GWh以上。
结语:
据一些专家分析,锂产品公司正在加大产能投资。预计下半年供需关系会有所改善,锂产品价格回落到5-8万元/吨的合理区间。
2025年三元锂电池每度电售价或为500元 售价降低一半以上
易车讯 8月11日-8月13日,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武汉举办,孚能科技、天津力神、蜂巢能源、安驰科技公司领导一致认为到2025年,三元锂电池售价将降低一半以上,每度电或能低至500元。
孚能科技董事长、总经理王瑀,天津力神电池常务执行副总裁王念举,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红新,安驰科技总经理徐小明在会上各抒己见。对于动力电池成本,四位高层一致认为,到2025年,三元锂电池一度电的售价大概是500元,磷酸铁锂电池的售价大概是400元左右,相比现在的售价降低一半以上。
孚能科技
针对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比较而言,王瑀认为,短期内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将处于共存的状态。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已经到了低谷,而三元锂电池则还有价格降低的空间。
产能方面,10月26日,孚能科技镇江制造基地项目在江苏镇江新区举办了奠基仪式。据悉,该项目将于7月21日签约落户江苏镇江新区,由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方共同发起。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分两期实施,年产20GWh动力电池,每年配套约四十万台新能源汽车。
天津力神
而在王念举看来,磷酸铁锂电池更适合商用车,三元锂电池更适合乘用车。动力电池用了近10年的时间,到了一个瓶颈期,能量密度到300Wh/kg之后,预计会停留很长时间,其实如果能量密度维持在某一个点,电池的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对于未来动力电池领域的格局,王念举表示,预计到2025年,中日韩将有10家左右的企业,欧美也会有几家。王瑀也认为,中日韩会齐头并进,但最后谁能成功,还是取决于下一代产品开发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
蜂巢能源
长城汽车旗下子公司蜂巢能源,在去年就曾经发布了产品规划,将斥资20亿欧元在欧洲建设24GWH大型动力电池工厂;同时还面向全球首次发布了无钴材料和四元材料电芯产品。此外,至2025年蜂巢能源国内规划产能将达到76GWh,在全球规划产能将达到120GWh。
磷酸铁锂这两年:被政策左右,和两个关键人物 | 汽车产经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磷酸铁锂电池的全年装车量将超越三元锂电池,时隔四年之后,再次成为这场技术路线之争的胜利者。
12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装机量数据显示,1-11月,三元锂电池装车量达到63.3GWh,占比49.3%。而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则为64.8GWh,占比50.5%。
自2017年三元锂电池装车量全面超越磷酸铁锂电池之后,四年时间,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已经走过了一个周期。
如今,磷酸铁锂电池再次迎来了顺风局。而在上一个周期,磷酸铁锂电池曾一度被行业认定为是一项“落后”的技术。
从曾经的“落后技术”到再次成为“顶流”,磷酸铁锂这两年,究竟经历了什么?
1,逃不过的政策支配
在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关键时间——2016年。
从2009年我国开启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推广工程起,到2016年,磷酸铁锂电池一直是最主流的解决方案。
彼时,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商用车为主,磷酸铁锂电池低成本、高安全的属性恰好契合了商用车市场的需求。
直到2016年底,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
自2017年开始,新能源汽车按照能量密度进行差异化补贴,能量密度高于120wh/kg的按照1.1倍补贴。
而在当时,能量密度能到达12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寥寥无几,反而是化学性能先天就有优势的三元锂电池轻而易举就能到达这一水平。
于是这条补贴政策在车企眼中,有了更直白的解读方式——250公里续航以上的车型如果装载三元电池可多获得4400元的补贴。
也是在那一年,三元锂电池由于技术的推进和原材料价格的走低,均价已经从2014年的 2.75元/Wh 降到了2.15元/Wh,比磷酸铁锂的2.35元/Wh还要低。
双重推动之下,三元锂电池一朝得势。在磷酸铁锂电池称霸市场8年之后,2017年,三元锂电池在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76%。
但三元锂电池并非完美解决方案,它身上的最大不足在于高温下的安全性问题。
以三元811电池为例,它曾是能量密度最高与技术含量最高的三元锂电池,但其热失控的温度却相当低,导致自燃事件频发。
曾经,在特斯拉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由三元锂电池带来的高续航一度受众人追捧。但在2019年,连续发生的自燃事件,也将其搭载的三元811电池推上了风口浪尖。
甚至补贴政策中的唯续航论,也开始引起了整个行业的反思。
也就是在这一年,国家的补贴力度开始大幅退坡。高能量密度、高续航带来的补贴优势不再如往日那般明显。
另一方面,在2018年时,技术的发展以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使得两种电池的价格优势再次出现了互换。三元锂电池成为了成本更高的那个。
至此,助力三元锂电池崛起的两大支撑没有了。彼时,就曾有人预测,磷酸铁锂电池可能将重新成为市场主流。只是,当时的磷酸铁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没有突破,仍然被很多人认为是落后技术。
要再次获得市场认可,磷酸铁锂电池需要技术,也需要契机。
2,2020年的转折
终于在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在发展历程中等来了两个关键人物——王传福和马斯克。
2020年年初,一直坚定选择磷酸铁锂路线的比亚迪发布了“刀片电池”。
通过结构创新,刀片电池将传统磷酸铁锂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提升50%以上,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以及体积能量密度得以大幅提升。
更为关键的是,在那场发布会中,比亚迪将安全性作为了刀片电池最重要的宣传点之一。在经历2019年接连不断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之后,安全已经成了消费者最为在意的东西。
于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一曾经人们心目中的落后技术,转身成为了能量密度不差、安全性更强的最强新星。
在今年6月份,当近几年来磷酸铁锂电池单月产量首次超越三元锂电池之后,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志得意满地说道:“刀片电池以一己之力把磷酸铁锂从边缘化拉了回来”。
在刀片电池发布后,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的CTP技术和JTM技术也陆续应用在了磷酸铁锂电池上,能量密度同样大幅提升。
如果说,王传福为磷酸铁锂电池的再度崛起补上了技术的一环,那么马斯克这个带货大王,则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营销宣传贡献了力量。
2020年年中,特斯拉开始在国产车型上正式使用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当特斯拉这个新能源汽车风向标企业都开始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时,外界对这一技术的态度彻底发生了改变。
在各个场合,马斯克也不遗余力地为磷酸铁锂带货。
今年8月份,马斯克在推特上回答部分车主提问时就曾明确写道,自己更喜欢磷酸铁锂电池,“因为可以充电到 100%,而三元锂电池只建议充到 90%”。
当然,关于特斯拉为什么选择磷酸铁锂电池,也有人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为了降低成本,进而快速占领市场。
的确,自特斯拉开始在国产Model 3和Model Y上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之后,其售价便大幅度下降,并由此收割了大量订单。
由于使用钴、镍等金属,目前三元锂电池的价格明显高于磷酸铁锂电池。
今年2月,马斯克曾说,出于对镍长期供应可得性的担忧,特斯拉将考虑在更多电动汽车上配套磷酸铁锂电池,“镍原料供应是我们在电池量产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计划将标准续航版的电动汽车搭载铁锂电池。铁(和锂)有很多!”
而王传福也有过类似表述,在他看来,“真正大规模推广的电池,一定不能依赖稀有金属”。
尤其是在中国。目前,国内市场的钴和镍都大量依赖进口,而磷矿则产量丰富。
事实上,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之所以在今年超越三元锂电池,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热门车型的带动。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中排名前列的比亚迪车型、特斯拉车型,以及宏光MINI等,全都搭载了磷酸铁锂电池。
3,写在最后
不过,如今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并非没有缺点。低温续航表现差,依旧是其未能解决的难题。
甚至因为这一缺点,在最近的媒体报道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超三元锂 或加剧新能源车冬季续航难题”也再次成为了关注的重点。
至于电池技术的终极解决方案,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将期望放在了兼顾长续航与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上。
不久前,在谈到固态电池的未来发展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虽然中国目前在汽车动力电池供应上处于绝对龙头地位,但在固态电池领域,中国要追赶日本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前几个月的全球动力电池厂商排名中,比亚迪刚刚凭借磷酸铁锂电池的热销超越LG与松下。
那么待到下一波技术路线之争时,攻守之势还会再次发生转换吗?
三元材料的锂电池,单个电芯的价格一般多少钱?
首先需要知道该三元材料做的锂电池是铝壳电池还是圆柱电池还是聚合物电池。各自成本构成不同,价格也不同。在种类相同时,才能说容量越大,价格越高。以圆柱锂电池为例来说,2000毫安时的电池价格在7-8元/只。聚合物锂电池的价格大约为6-7元/安时,同样2000毫安时的电池价格应该在12-14元/只。
动力电池变局:磷酸铁锂凭什么扳回一局
一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LFP)和三元锂电池(NCM,正极材料为镍钴锰三种材料)这对“冤家”斗得如火如荼。此前,磷酸铁锂电池多年稳坐国内动力电池霸主地位,但近年被三元锂电池追赶上来,并于2018年首次被三元锂电池超越,且差距逐年拉大。2020年上半年,三元锂电池高峰期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比甚至一度超过七成。
然而,市场变幻莫测。在时隔近三年之后,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在2021年5月首次反超三元锂电池。按业内人士预测,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有望在6月也超过三元锂电池,重新夺回动力电池市场的冠军宝座。
为何磷酸铁锂电池实现逆袭
磷酸铁锂电池靠价格优势,以及改进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等技术,正在扳回一局。
近日,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5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13.8GWh,同比增长165.8%。其中,磷酸铁锂电池5月产量为8.8GWh,占总产量63.6%,同比增长317.3%,环比增长41.6%;三元锂电池产量5.0GWh,占总产量36.2%,同比增长62.9%,环比下降25.4%。由于今年5月激增,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自2018年以来首次反超三元锂电池,今年1~5月累计产量为29.9GWh,占总产量50.3%;同期,三元锂电池累计产量为29.5GWh,占总产量49.6%。
而在装车量上,磷酸铁锂电池暂时比三元锂电池还稍逊一筹。5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458.6%至4.5 GWh,三元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95.3%至5.2GWh。今年前5个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41.4GWh,同比增长223.9%。其中,三元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4.2GWh,同比上升151.7%,占总装车量58.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17.1GWh,同比增长456.6%,占总装车量41.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在产量和装车量的增速上都远远超过三元锂电池。按照这样的速度,磷酸铁锂电池6月的装车量可能也超过三元锂电池。
主机厂纷纷“变心”。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销量排在前五的新能源车型为五菱宏光MINI EV、特斯拉Model 3、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汉EV和广汽埃安Aion S。这五款车型中, 五菱宏光MINI EV、比亚迪汉EV均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特斯拉Model 3的基础版和广汽埃安Aion S的部分版本用的也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与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此前对三元锂电池趋之若鹜的情况有所不同。
今年1~5月,作为特斯拉、宝马、五菱宏光等众多车企电池供应商的宁德时代以20.3 GWh装车量遥遥领先,在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榜上位居首位,比亚迪以及LG化学分别以5.9GWh和和3.9GWh的装车量位居第二和第三 。 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是采取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条腿走路,而LG基本以三元锂为主。去年上半年,LG化学得益于成为特斯拉的三元锂电池供应商而超越宁德时代,夺走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头把交椅。然而,今年以来情况有变,宁德时代又反超LG化学。
宁德时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向特斯拉供应磷酸铁锂电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特斯拉不断降本、不断降低车型售价的诉求。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提升以及成本优势凸显,小鹏、哪吒和零跑等造车新势力企业也逐渐在一些车型上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不仅是钴,锂离子电池其它原材料自去年第四季以来也大幅涨价,如碳酸锂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氢氧化锂也上涨了50%左右。另外,六氟磷酸锂和部分溶剂和添加剂也都涨价,从而带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两大原料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近日,伊维经济研究院按照不同电池对正极材料用量,测算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上涨对磷酸铁锂电池影响较小,影响比例为3.77%,主流三元正极材料上涨对三元锂电池影响相对较高,影响比例超过10%。“我们测算得出三元电池对材料敏感性在30%左右,磷酸铁锂电池对材料的敏感性在14%左右。” 吴辉如是说。
据伊维经济研究院监测的数据,2017年,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为1750~1955元/KWh,而三元锂电池价格为1650~1850元/KWh。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以及规模提升,两者价格皆快速下降。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价格为531~639元/KWh,而三元锂电池价格为682~789元/KWh。目前,动力电池整体价格维持在530~700元/KWh,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动力电池厂商对主机厂的话语权较弱,但动力电池厂商压力非常大,不排除将来调整价格。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40%左右,而如果动力电池价格上涨,在补贴退坡背景下,主机厂的压力也将增大。
吴辉称,即使钴不涨价,磷酸铁锂在成本上也比三元锂电池更有优势,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补贴大幅退坡甚至未来被取消,主机厂越来越看重电池的成本。
未来谁是王者
目前,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基本被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这两大技术路线的电池包揽,其余路线的动力电池则如同星星之火。
不过,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各自存在短板。三元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较高,动力特性好,但安全性差些。而磷酸铁锂性能稳定,安全性较好,不受制于稀有金属,成本更低,但能量密度较低,对低温的耐受度相对较差。近年来,搭载三元电池的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等车企的电动车发生过自燃,现代 汽车 由于LG化学提供三元电池的车型发生起火事件在今年2月发起大规模召回。而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汉等车型则因冬天在北方城市出现电池续航衰减情况受到诟病。
动力电池的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在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要继续努力。未来,哪种技术路线将会胜出?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加起来占国内动力电池总装车量的一半以上。宁德时代在国内的福建、江苏、青海、四川、广东以及德国都设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而比亚迪除了在重庆、深圳、西安、青海、长沙、贵阳设有电池生产工厂外,在巴西也拥有磷酸铁锂电池工厂。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在国内五大生产基地的规划产能是226GWh,而比亚迪的规划产能约有110GWh。采取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条腿走路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接下来会将天平往哪条路线倾斜?这两大电池巨头对国内甚至国际的电池路线走势具有一定话语权。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选择押注磷酸铁锂电池。在本月举行的2021重庆车展上,王传福在演讲中谈到, 汽车 行业处于变革的关键期,变革就要有创新的技术,要能解决市场的痛点。刀片电池解决了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痛点。比亚迪依靠刀片电池的一己之力扭转了动力电池产品结构,将磷酸铁锂从很艰难的情况下拉回到行业的正道。他强调,电池技术一定要考虑产品安全性和 社会 资源承受度。没有安全,新能源车全面普及就无从谈起。同时,动力电池如果大量使用镍、钴等稀有金属,那么当原材料无法稳定供应或未来燃油车全部被新能源车代替时,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将不可避免。
为了攻克磷酸铁锂能量密度的短板,比亚迪在寻求突破,去年推出刀片电池的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是140Wh/kg,未来将会在电芯层面从材料本身和设计方面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有望大于180Wh/kg。
关于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条技术路线的占比问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前不久在上海交大“问道通未来-新能源与新能源智能 汽车 企业家校友高端对话”上也谈到,他近期看好磷酸铁锂,磷酸铁锂电池的增长速度会非常快,因为它比较便宜。他称,随着充电桩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里程焦虑症会缓解,电动 汽车 的续航里程就不需要那么长,因此磷酸铁锂比例会逐渐增加,三元锂占比会减少,但有些高端车还是需要长续航的,因此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的市场仍然存在。三元锂电池材料的供应链会有巨大变化。
不过,吴辉认为,磷酸铁锂电池虽然在短期内占有成本优势,但从能量密度等方面看,其始终有局限性,要达到200Wh/kg已非常难。而三元锂可以突破300Wh/kg以上,并且安全性也可以不断提升,此外,其未来的降价空间将可能大于磷酸铁锂电池。据伊维经济研究院的测算,2021年,1KWh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平均价格分别是600元和700元,而到2030年,两者的价格将分别是320元和300元,他从长远来看依然看好三元锂电池。
目前,业内正逐渐兴起固态电池研发热潮。不过,按曾毓群判断,3~5年内,能做到车里的,都不是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或固态电池等电池在技术、成本等方面突破尚需要一定时间,但也有观点认为半固态电池或固态电池将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动力电池领域日益多元化,战火正不断升级,未来谁是王者?这存在诸多变数。曾毓群提到,未来不见得是三元锂或磷酸铁锂,宁德时代有一些新东西,但是现在尚不便于对外讲。
锂电池原料价格翻番,这价格啥时候能够回落?
应该很难再回落了。
在这段时间里,锂电池的价格一飞冲天,证明市场认可锂电池。
从最早的特斯拉采用三元锂电池,到现在几乎大部分汽车公司都采用了锂电池技术。这种电池充电快,电池寿命长,是动力电池的最佳选择。而且这几年锂电池的技术更新非常快,电池寿命越来越长,充电时间越来越短。至少短期内还没有电池技术可以替代,因为锂电池无论是性能还是技术都远远优于其他技术。
有人批评锂电池易燃易爆,危险性极高。
但实际上据统计,装有锂电池的车辆自燃概率远低于燃油车。只是因为锂电池铺设在车底,一旦着火几乎很难灭火,车主的安全威胁比较大。但实际上,经过汽车公司和电池厂商多年的长期研发,锂电池的自燃概率已经大大降低。而且随着充电桩的普及和未来充电速度的加快,对电池寿命的要求也不会那么高,最后大家的动力电池寿命可能会缩短,然后安全性会更高。
涨价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销量超出预期,导致动力电池需求大幅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的原材料碳酸锂价格飙升。去年还是每吨3.8万。今年,价格上涨了两倍多,达到了每吨9万元的水平。当然,除了碳酸锂,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也在飙升。有分析师指出,预计价格上涨将持续到年底,但由于供应速度加快,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增速将在下半年回升,涨幅不会再那么大。
据统计,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摆脱了补贴衰退的影响,销量快速增长。目前新车销量的10%是新能源车。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激增也推动了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上个季度有厂家表示动力电池容量不足,价格开始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