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求过来人指点 锂电池工艺部 化成分容与pack 这两个部门相对比较哪个好?
分容是锂电池单体选配工作,锂电池在注液完成后需要初充电,然后进行筛选,以判断电池容量、内阻、外观等是否合格,并对电池内阻进行匹配以进行下一步PACK的工作。这些充电筛选的判断的部门属于分容。而PACK工作是电芯已经是良品情况下进行串并联和增加电路保护然后与外壳进行匹配的部门。以你的专业来看更适合PACK部门,可以设计电池组外壳。
锂电池化成工序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护?
关于化成(Pre-formation)的概念,就是对制造出来的锂离子电池进行一次小电流的充放电。在锂电池制作完成后,需要对电池进行小电流的充放电。关于预充电的目的,主要是两个:
1、电池制作完成后,电极材料并不是处在最佳适用状态,或者物理性质不合适(例如颗粒太大,接触不紧密等),或者物相本身不对(例如一些合金机理的金属氧化物负极),需要进行首次充放电对其激活。
2、在锂电池进行第一次充电过程中,Li+从正极活物质中脱出,经过电解液-隔膜-电解液后,嵌入负极石墨材料层间。在此过程中,电子沿着外围电路从正极迁移到负极。此时,由于锂离子嵌入石墨负极电位较低电子会先与电解液反应生成SEI膜和部分气体。关于SEI的作用及形成机理见干货| SEI 是什么?对锂电池影响这么大!
在此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气体产生同时伴随少量电解液的消耗,有些电池厂家会在此过程后进行电池排气和补液的操作,尤其是对于 LTO电池来说,会产生大量的气体造成电池鼓包厚度超过10%。对于石墨负极来说,产气量较少,不必要进行排气的操作,这是因为在第一次充电过程中产生的SEI膜阻碍了电子与电解液的进一步反应,不再产生气体。这也就是石墨体系电池不可逆容量的来源,虽然造成了不可逆容量损失,但是也成就了电池的稳定。
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工艺
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 、三元材料Ni+Mn+Co、锰酸锂Li2MnO4加导电剂和粘合剂,涂在铝箔上形成正极,负极是层状石墨加导电剂及粘合剂涂在铜箔基带上,至今比较先进的负极层状石墨颗粒已采用纳米碳。
1、制浆:用专门的溶剂和粘结剂分别与粉末状的正负极活性物质混合,经搅拌均匀后,制成浆状的正负极物质。
2、涂膜:通过自动涂布机将正负极浆料分别均匀地涂覆在金属箔表面,经自动烘干后自动剪切制成正负极极片。
3、装配:按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自上而下的顺序经卷绕注入电解液、封口、正负极耳焊接等工艺过程,即完成电池的装配过程,制成成品电池。
4、化成:将成品电池放置测试柜进行充放电测试,筛选出合格的成品电池,待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