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锂电池真空干燥设备哪家工厂好
针对电池(电磁)材料(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的相关特性,我公司开发出了SZG双锥回转动态真空干燥机组、FZG方形真空静态干燥机组的两大干燥系列设备及用于容积回收的高效回收装置,经众多的客户实际运用后
电池材料干燥一般怎么选择干燥设备
电池材料可以用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由壳体内真空状态下旋转约6RPM的带夹套的双锥形壳体组成,将蒸汽或热水通入夹套进行加热。由锥体的内部提供的大的热表面积确保了产品的均匀干燥,因为产品在锥体缓慢旋转时轻轻翻滚。当潮湿的原料吸收热量时,真气可以通过真空排气管抽出。由滚筒锥引起的扩散作用不断呈现出与壳的间接加热的壁接触的新层,原料的干燥速度加快并且干燥效率也提高。设计良好的密封系统可以维护壳体内部的深度真空,并确保夹套中加热介质的正向循环。
电池材料可以用的干燥设备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耙式干燥机、真空干燥机、盘式干燥机等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干燥设备。
锂电池研究干燥房实验室统设计主要有哪些?
锂电池研究干燥房实验室统设计SICOLAB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锂、饰与其高能量的金属,当大气中的水气使其腐蚀后﹐会起火而造成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空气湿度符合要求。
(一)磷酸铁锂电池:
1、工序①
正极粉体上料20%→正极合浆→正极涂布20%-45%→正极辊压20%→正极分条2、20%→正极模切20%→正极二分20%
2、工序②
负极粉体上料20%→负极合浆→负极涂布20%-45%→负极辊压20%→负极分条20%→负极模切20%→负极二分40%
3、工序③
隔膜45%
将工序①②③→卷绕叠片20%→电芯装配20%→干燥露点-50%→注液(露点-50℃)→负压化成(露点-30%)→二次注液(露点-50℃)→密封钉焊接(露点-50℃)→贴膜→常温静置→定容→模块组装→Pack集成→Pack出厂
(二)三元锂电池
1、工序①
正极粉体上料2%-20%→正极合浆→正极涂布2%-20%→正极辊压2%-20%→正极分条2%-20%→正极模切2%-20%→正极二分2%-20%
2、工序②
负极粉体上料30%→负极合浆→负极涂布45%→负极辊压45%→负极分条45%→负极绝缘层合桨2%-20%→负极绝缘层涂布20%→负极二次辊压20%→负极模切45%→负极二分45%
3、工序③
隔膜45%
将①②③→卷绕叠片2%-20%→电芯装配2%-20%→干燥露点-30%→注液(露点-50℃)→负压化成(露点-30%)→二次注液(露点-50℃)→密封钉焊接(露点-30℃)→贴膜→常温静置→定容→分选(此步后也可单体成品出厂)→模块组装→Pack集成→Pack出厂
三元前驱体是什么?
三元前驱体作为三元材料制备的原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元材料的性能。前驱体的结晶程度、球形度、颗粒大小以及分布、振实密度等指标的差异,都会严重影响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而这些指标又受前驱体合成过程中pH值、氨碱浓度、搅拌强度、合成温度、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共沉淀法是前驱体材料的主流制备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各组分的含量,并且实现组分的原子级混合;通过调整溶液浓度、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转速等合成工艺参数,可以制备不同粒度、形貌、密度、结晶程度的材料。
三元前驱体注意事项
在三元材料前驱体生产中,干燥操作单元决定了前驱体成品的水分含量,并且对晶体结构有一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工序,干燥设备能否正确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操作环境和生产成本。目前常用的前驱体干燥设备有热风循环烘箱、盘式干燥机、闪蒸干燥机、回转滚筒干燥机等。
在三元材料生产中,配混料是将化学计量比的锂盐、前驱体、添加剂加入混合设备进行均匀混合,其均匀性会影响烧结过程中锂、添加剂的均匀性,直接影响三元材料的结晶程度和残碱量,最终体现在电性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