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三元锂电池燃烧能用水灭吗
三元锂电池燃烧能用水灭,不使用干粉灭火器是因为干粉灭火器的渗透性和降温性并不是很好,只能一时制止住火势或爆炸,但过几分钟,锂电池残骸可能再一次燃烧;水能进入设备内部,除了浇灭火焰,还能快速降温,避免复燃。
锂电池起火用水扑灭,是因为一般家用锂电池的电压不高,水即使导电,也不会产生威胁人体安全的电流。
但大型民用供电UPS锂电池组(如电脑机房等)发生爆炸,就需要使用专用灭火系统(大多数为气体)。
不使用干粉灭火器是因为干粉灭火器的渗透性和降温性并不是很好,只能一时制止住火势或爆炸,但过几分钟,锂电池残骸可能再一次燃烧;水能进入设备内部,除了浇灭火焰,还能快速降温,避免复燃。
扩展资料:为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过放电或过充,单锂离子电池设有三重保护机构。
一是使用开关元件,当电池内温度上升时,其电阻值会上升,当温度过高时,会自动停止供电;
二是选择合适的隔膜材料。当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分离器上的微米级微孔会自动溶解,使锂离子无法通过,电池内部反应停止。
三是设置一个安全阀(即电池顶部的通气孔)。当电池内部压力上升到一定值时,安全阀会自动开启,保证电池的安全。
(图/文/摄: 问答叫兽) 问界M5 小鹏汽车P7 AION V 传祺GS8 小鹏P5 理想ONE @2019
三元锂电池自燃原因是什么
锂离子电池起火原因,可以划分成两个大部分,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自身原因重要是指自身材料、结构热稳定性的好坏,对火灾发生与否的影响;外部原因,指各种滥用手段,引发的锂离子电池火灾。
在动力锂电池普及应用的初期,由于对电池性能认识不足,自身设计相关经验的缺乏以及使用者对系统的不熟悉,出现过一些事故。加之电动汽车这种新兴势力时时刻刻活在观察者眼光下的处境,使得锂离子电池火灾影响尤为广泛。
1.1自身原因锂离子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组成,这几部分的热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芯发生热失控的可能性。
负极材料的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目前应用的负极材料,绝大部分是碳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石墨容易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尤其电池荷电量高的状态,LiC6更是能够提升反应的激烈性。
有研究发现,负极开始反应放热的温度起点,与碳材料的颗粒度有关,颗粒越大,其开始反应的温度就越高,也就越安全。同时,不同结构的碳材料参与电解液的反应,其放热量并不相同,石墨就比无定型碳(重要指软碳和硬碳)放热量大。
正极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当前应用广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都是锂的化合物。磷酸铁锂,锰酸锂和三元锂,假如泛泛的说,三者的安全性是从高到低排列的。而有人专门对正极材料在这些电池安全性中的影响做了研究。
研究认为,锂的化合物分子式中,锂的含量越高,其热稳定性就越差,开始与电解液反应的温度就越低。有个定量的比较,分子式中各个原子的比例系数,当锂的系数是0.25时,其反应温度为230°C;假如这个数值变成1,其起始反应温度就变成了170°C。此外,假如正极材料中含有除了锂以外的其他金属元素,则含锰元素的正极材料比含镍元素的正极材料热稳定性好。
电解液热稳定性影响因素电解液可以说是热稳定性问题的核心,它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体系的稳定性。有人针对电解液的热稳定性做了一些列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液中的碳酸二甲酯含量越高,其热稳定性越差,越容易与正负极材料发生反应;电解液与越多类型材料相容性差,也就是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与多种不同的盐类发生反应,说明它越活泼,其热稳定性就越差。
老化带来的热失控老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负极SEI膜结构老化,出现破损,引发自生热过程;负极锂枝晶堆积,造成内短路或者遇到高温环境与电解液激烈反应。老化带来的内阻上升,使得热积累出现的概率上升。总的来说,老化与热失控风险存在正相关性。
1.2各种滥用下的热失控因素锂离子电池的滥用,一般指由于意外事故或者管理系统故障造成对电池不恰当的使用。
(图/文/摄: 问答叫兽) 星瑞 理想ONE Model Y Model X 高合HiPhi X 零跑T03 @2019
小鹏G3汽车充电桩内自燃,你怎么看新能源汽车频频自燃?
充电中自燃的原因主要有电池产品测试验证不足、车辆使用中可靠性恶化、充电安全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电池系统热蔓延抑制技术水平有限等原因。 另外,频繁的过充放电会恶化电池的热稳定性。
根据近两年的统计,起火时的车辆状态下,行驶状态下为41%,静置状态下为40%,充电状态下为19%; 查明的起火原因有:电池问题58%、碰撞问题19%、浸水问题7%、使用问题7%、其他零部件故障3%、外部原因3%。 由此可见,充电引起的电动汽车自燃的比例不高,“打铁还需要自身硬”,电池自身的问题是自燃的最大根源。
目前普遍采用高能密度的三元锂电池,电池内的电解液是可燃物,高温条件下三元材料会析出氧。 这意味着,即使将三元锂电池置于完全隔绝氧气的真空环境中,一旦出现异常高温,电池也会自燃,电动汽车将在短时间内烧毁。 车企对纯电动商用车企业来说,它们的规模不大,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企业内部电池安全测试标准,甚至没有电池安全测试能力。
为了获得补助金的最大化,过分追求高能量密度、长时间持续等,并且以大功率的快速充电为卖点。 再加上一些企业为了赶上一年一度的调整补贴政策,很多电池产品的开发和测试周期非常短,必然会有安全隐患。 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延长,给车企更长的宽限期。 此外,补贴新政强调“技术指标稳定”。 这意味着政策对电动汽车的要求不再盲目追求“能源密度”,而是希望汽车利用时间提高质量。如果这样的事情不断的发生,那么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还是希望在保证发展的情况下能快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