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特斯拉还没搞定?蜂巢能源抢发无钴电池,最高要可续航800km
- 2、宁德时代第一被抢,无钴电池成新方向,电池技术瓶颈何时能突破?
- 3、特斯拉所说的“无钴电池”是什么?它相比三元锂电池有何不同?
- 4、大神说车:蜂巢能源加入战局,无钴电池到底有多香
特斯拉还没搞定?蜂巢能源抢发无钴电池,最高要可续航800km
9月28日,北京新能源车展开幕首日,特斯拉电池日过去的四天后,蜂巢能源发布无钴电池家谱,EH两大平台可实现A00-D级车型全场景应用,可覆盖300至800+公里车型。
在发布会上,蜂巢能源官方透露:长城 汽车 正在规划续航700km的纯电A级车和续航600+km的纯电SUV。
在正在进行的2020北京车展上,几乎所有的车企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技术和量产车型。中国动力电池新势力公司蜂巢能源在9月28日的新能源展馆,发布了无钴电池产品的规划,开启无钴产品家族的全球首秀。
双平台无钴电池覆,盖300-800公里全系车型
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产品分为E平台和H平台,共规划四款产品,分别是容量为90Ah的VDA 1.5x(尺寸为39x148x102.5mm)无钴电芯、容量为115Ah 的VDA 2x(尺寸为52x148x112mm)无钴电芯、容量为115Ah的MEB 1.5x(尺寸为33.4x220x102.5mm)无钴电芯和容量为226Ah的L6(尺寸为21.5x574x118mm)无钴电芯。
E平台和H平台所诞生的无钴电芯在材料技术上有所不同。E平台电芯材料主要采用高浓度阳离子掺杂和纳米网络化包覆、微观粒径控制、嵌锂路径优化,2021年容量160mAh/g,2023年提升至170mAh/g;H平台电芯材料则主要采用纳米网络包覆技术、单晶化技术、阳离子掺杂的氧八面结构,2020年容量180mAh/g,2022年能提升至185mAh/g。
蜂巢能源H平台和E平台所生产的无钴电芯,对应的是不同的车型定位市场,覆盖从300-800公里以上的全系车型,可实现从A00-D级车型上的全场景应用,并支持全品类终身质保。
H平台主打中高端市场,800km长续航,具备替代三元高镍的能力
H平台的115Ah无钴电芯(标称容量)和226Ah(标称容量)无钴电芯,对应中高端车型和高端车型,目前已经具备了在长里程车上替代三元高镍的性能水平以及成本竞争力。115Ah无钴电芯能量密度245wh/kg、大于3000次循环的寿命,相比同级高镍三元电池,可实现能量密度提升2%、寿命延长50%、成本降低8%。
115Ah无钴电芯搭载于长城 汽车 规划的纯电A级轿车中,续航将达到700km,而搭载于纯电SUV中,可实现600+km的续航。
226Ah电芯采用蜂巢能源第三代高速叠片工艺,能量密度235wh/kg、大于3000次循环的寿命。
相比同级的高镍三元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7%、寿命延长50%、成本降低12.5%,在先进的矩阵式 PACK 设计支持下,可实现整车最长续航突破800公里的优秀水平。
E平台主打经济车型,具备替代磷酸铁锂电池能力
E平台的90Ah无钴电芯(标称容量)和115Ah(标称容量)无钴电芯,主要应用中里程车型,两款电芯循环寿命可达到4000次以上,相比同容量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并降低17%的成本。
E平台的无钴电芯在中里程的车上,已经具备替代铁锂产品的性能和成本竞争力。
无钴是必须的!
无钴电池通常被认为是从镍钴锰三元锂电池中去除钴。由于钴储量小,产量不稳定,若能将钴去除,电池成本将大大降低。
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中,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约30%—45%,这其中,钴占有一定比重。以 523体系为例,钴的占比达20%。钴元素并不参与电化学反应,在高镍的同时降低钴含量,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因此,在当前以高镍体系为共识的大前提下,松下、LG、宁德时代等国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将低钴及无钴化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研发方向。
即将到来的电动 汽车 热潮将显着增加全球对钴的需求。目前,钴元素的市场价格在28万元/吨左右,而据统计,一辆特斯拉Model 3大约需要消耗掉7公斤的钴,而一辆Model S则要消耗掉13.68公斤的钴。
有数据预测,全球电动 汽车 库存将从2017年的320万辆增加到2030年的1.3亿辆,因此未来十年钴的总需求量将增加三倍,预计在2020年出现需求超过供应的局面,这将成为妨碍电动 汽车 发展的因素之一。
蜂巢能源率先将无钴电池装车路试
目前,全球电池供应商和包括特斯拉在内的车企都在设法减少钴在三元锂电池中的用量,甚至是寻求无钴的电池方案。蜂巢能源总裁杨红新在发布会中表示:请走“钴”奶奶和告别紧“钴”咒,将确保主机厂、电池厂供应链的稳定性, 预计2025年全球XEV动力锂电池装机350GWh,用钴金属6.5万吨,如全部使用无钴电池,总成本可降低26亿美元。
蜂巢能源将成为第一个把无钴电池装车路试的动力电池企业,150℃热箱测试、过充测试均轻松通过,循环与日历寿命也远高于目前量产三元锂电池水平,这也标志着无钴电池正式进入实质性的落地阶段。
蜂巢能源,前身是长城 汽车 动力电池事业部,2012年起开始电芯预研,2016年12月成立电池事业部,2018年2月独立为蜂巢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截止今日,蜂巢能源已经成立959天。
蜂巢能源业务涉及电池材料、电芯、模组、PACK、BMS、储能和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制造和创新技术。
蜂巢能源拥有超过2700名员工,其中包括1400名研发人员,到2020年研发投入约30亿元,到2025年全球工厂建设计划投入超过260亿元。目前在规划布局的全球七大研发中心中,保定、韩国、上海和印度的研发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蜂巢能源今年8月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21.94MWh,环比增长80.6%,在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中排第19名。蜂巢能源今年4月开始提供动力电池配套装车,连续5个月环比高增长。根据杨红新总裁预计,10月份将力争进入前十。
蜂巢能源宣布:今年11月将在无锡举办蜂巢电池日,届时将有更多详细的 科技 成果进行发布。
宁德时代第一被抢,无钴电池成新方向,电池技术瓶颈何时能突破?
前一段时间宁德时代关于三元锂电池包做针刺测试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不管做针刺的意义是为了引起电池短路,还是电池无法被针刺就算“成功”,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始终是推进电气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亮相和针刺测试的成绩,到宁德时代的回应,不管出发点几何,动力电池发展过程能够形成技术性突破,这都算是好事一件。
但针刺话题并非今儿的重点,谁比谁好,谁好到哪个程度才是今儿的方向。电池市场垄断能够被打破,企业间走向多元化竞争才是一种良性的市场环境。
当下,高成本的三元锂电池依旧是限制电动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降低动力电池生产成本,提高能量密度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新能源 汽车 产业在国内快速推进与发展下,宁德时代顺势搭乘了这趟快车,又因国内政策的扶持和宁德时代自身的实力,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这块显然已是各大 汽车 厂商互相争抢和合作的第一对象,伴随着市场份额的增长,这几年做到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位置。
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62.2GWh,同比增长了9.3%,其中宁德时代以31.71GWh的装机量继续领跑第一,市场占比达到51.01%,实现绝对领先优势。
比亚迪以10.76GWh的装机量位居第二,市场占比为17.3%。国轩高科以3.31KWh装机量位居第三,像力神、孚能、比克、亿纬等则位列其后。
以全球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来看,2019年宁德时代以32.31GWh的装机量连续3年夺得全球第一。
松下以装机量29.11GWh夺得全球第二,第三则是LG化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3.95GWh,比亚迪则以10.78GWh的装机量位列第四。
不过时间来到2020年第一季度,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多年连续第一的宁德时代以17.4%的市场份跌落至第三。
第一和第二分别被27.1%的LG化学跟25.7%的松下所拿下,去年同期,宁德时代市场份额达到23.4%。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在第一季度之所以存在较大幅度的下滑,一来是受国内疫情影响,停工停产、装车量减少和市场销售都出现了大幅滞后现象。
此时宁德时代95%的市场份额都由国内市场贡献,所以对宁德时代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上汽、东风、吉利、宝马、蔚来、东风等车企都是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
LG化学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增长不仅在于国产Model 3的落地与交付,国外奥迪e-tron、雷诺Zoe销量增长也带来了不少贡献。
不过随着2月份国内逐渐复工复产,3月份开始冲刺,在第二季度宁德时代的的市场份额预计会得到大幅提升。
LG化学俄亥俄州工厂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市场份额来看,LG化学绝对是后来者居上,但同样作为特斯拉动力电池供应商的松下则出现了一丝小尴尬。
这边LG化学因为收到特斯拉更多的订单,正如火如荼地生产,以满足特斯拉持续增长的装机量需求。
那边宁德时代与特斯正式开展合作,配合度也很高,抓住特斯拉这个大客户对于动力电池厂家而言绝对是一大利好。
此时,松下的局面就略显尴尬,不管是先期的18600圆柱形电池还是现在的21700电池,松下一直都是特斯拉合作紧密的伙伴,之前也是特斯拉唯一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但是按照松下扩充产能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盈利”的情况来看,显然松下与特斯拉合资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并未能实现盈利。
当前松下工厂32GWh的年产确实无法满足特斯拉35GWh年产能的需求,因此松下跟特斯拉也出现了合作上的分歧。
松下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
另外,特斯拉一直想自己做电池,把最大主动权和话语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点是公开的秘密,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要比希望寄托于别人显然更靠谱,并且特斯拉做电池的技术路线将会是固态电池。
但是按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敏群表述来看,真正的固态电池需要用到金属锂作为负极,唯此方能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实现更高的续航。
所以当下车规级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还不如锂离子电池,而宁德时代除了三元锂电池之外,也有自己的磷酸铁锂电池跟正在研发的全固态电池技术方案。
所以合作伙伴能够提供充足的产能,并提供不错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这对于特斯拉而言也会降低更多顾虑。
好消息是,在2019年财报会上,松下在去年的三四季度已经实现了盈利,面临着当下特斯拉加大力度与LG化学跟宁德时代的紧密合作,尴尬的氛围逼得松下放低了姿态,并在今年3月份表示内华达州超级工厂为年产能35GWh做好了准备。
在我们熟知的领域中,动力电池有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作为早期以及现在主要的电池类型之一,低成本、高稳定性以及高安全性一直都有着比较大的优势。
但是随着更多车企入局电动车领域,提高能量密度、增加续航里程、并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已经成为一大需求,此时三元锂电池则是大家首选的解决方案。
但是成本过高的代价一直是三元锂电池的一大劣势,也直接导致电动整车售价高居不下的问题。
为了控制成本,NCM523和622的三元锂电池(镍钴锰比例)成为很多车企入门的选择。
当下不少15万级以下和插混等新能源车都选择NCM523或者NCM622型号的三元锂电池,以达到控制成本和续航的平衡。
NCM811电芯作为宁德时代明星级别的产品,已经成为蔚来、小鹏等众多车企采购的对象,相比起523和622,811电芯能够在不改变电池体积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有着更高效的充放电。
因此,减小电池包对整车空间侵占、提高充电功率、降低充电时间成了811的优势,由宁德时代供应的 三元锂电池中,NCM811电池的出货量在20%左右。
但是三元锂电池里头钴含量的高低对正极材料成本有着很高的影响,作为贵金属,刚果地区贡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产量。
在全球对钴生产量需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供不应求的市场现象跟价格的波动,都对动力电池厂家的采购跟动力电池成本的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主机厂产品推出的节奏。
所以,“无钴化”是现在大家寻求改变的方向,而磷酸铁锂电池的“无钴”身份也让它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众多动力电池厂家也开始将“无钴化”作为自己新的发展目标。
就拿5月18日蜂巢能源发布的两款“无钴电池”来讲,一款是基于590模组的电芯设计,由14个模组组成,容量为115Ah,可达96度电,能量密度可做到245Wh/kg,续航里程可达600km。
这款无钴电池能够实现15年120万公里的质保,超长的使用寿命免去电池寿命短的担忧,并将于2021年6月份推出市场。
另一款L6薄片无钴长电芯体积要比590模组的电芯大一些,容量有226Ah,能量密度为240Wh/kg,电量可达135度,并采用CTP的PACK方案,续航里程可达880km,2021年下半年推出市场。
蜂巢能源推出无钴电池,正是考虑到全球钴产量有限,且市场需求超量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无钴电池可以规避这一问题。
加上蜂巢无钴电池具备更高容量、更长寿命、安全性性更好的特性,还提升了电动车续航能力和电池衰减,即使它就是磷酸铁锂电池的“改良”或者“换代”版本,但“无钴”和“低估”也是整个行业降低对钴元素依赖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
只不过这种途径当下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毕竟国内三元锂电池的市场占比达到72.8%,磷酸铁锂仅22.93%,三元锂电池依旧是市场主流。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三元锂电池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毕竟811电芯才开始起步不久,在技术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更好的热失控管理等,车企花费大力气攻克下的新产品自然不会因为无钴电池的出现就立刻断送这款重磅产品的命运。
何况宁德时代也有自己无钴电池的技术路线,之后将为特斯拉提供无钴电池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宁德时代也不会自家无钴电池的推出,而绞杀了NCM811产品线。
所以无钴电池以目前的市场体量跟技术发展情况来看,未来还是会以高阶的主流产品存在,并受到大家的青睐,价格有优势的无钴电池或许会成为523等三元锂电池的替代方案之一。
比亚迪刀片电池
与此同时,像LG化学等动力电池生产厂家有意将未来的新产品研究方向像NCMA技术方向转型,在降低了70%的钴元素之后,还能降低成本,让电池成本控制在100美元/KWh内。
不管是“无钴化”,还是“低估化”,动力电池始终是制约新能源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大车企也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
所以特斯拉想要自己造电池、比亚迪能自己造电池、大众选择跟国轩高科合作,并互签了《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之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暨战略合作协议》,大众占股26.47%。
另外,宝马选择跟宁德时代合作、奔驰选择跟孚能合作……从这些车企对动力电池的加码,来增加自身电池供应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家也知道,在这场电气化的战争中,不被牵制和制约,才能掌握最大的胜算。
动力电池“无钴化”是新技术方向,各动力电池厂家“低估”和“无钴”的方案也在跟进,但三元锂电池依旧是当下的重点技术路线,“无钴”电池的发展还需要时间验证,但毫无疑问,解决动力电池供应链问题是车企们的需要攻克的重点之一。
特斯拉所说的“无钴电池”是什么?它相比三元锂电池有何不同?
近日,关于“特斯拉可能会在国产车型上使用宁德时代无钴电池”的消息在新能源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同时资本市场也迅速作出反应,多家钴业企业的股价瞬间跌停。那么特斯拉所说的“无钴电池”是什么?本期的电动湃《有问必答》栏目,湃客和大家聊聊自己的看法。
无钴电池,顾名思义就是不含钴元素的电池。而现如今我们常见的三元锂电池,大都是NCM(镍钴锰)或NCA(镍钴铝),它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钴元素。而LFP(磷酸铁锂电池)则不含钴元素,所以外界普遍猜测特斯拉此次和宁德时代商谈的应该是磷酸铁锂电池。如果特斯拉所说的无钴电池真的就是磷酸铁锂电池,是否意味着特斯拉将放弃三元锂电池、转投磷酸铁锂电池的怀抱呢?
其实关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缠斗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相比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具有热稳定性好、安全性能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比如曾经有实验结果表明,三元锂电池在3900次循环后剩余容量为66%,而磷酸铁锂电池在5000次循环后剩余容量为84%。但是在电池的能量密度方面,磷酸铁锂电池不如三元锂电池。
2012年之前国内基本都是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要技术路线,可是后来随着特斯拉在2013年实现盈利,让人们看到了三元锂电池的潜力。另外国内近些年的新能源补贴金额基本都和高能量密度挂钩,而之前的LFP磷酸铁锂电池很难满足高能量密度的要求,所以渐渐被许多新能源乘用车所淘汰。
不过有得必有失,三元锂电池在提供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其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NCM镍钴锰三元锂电池的元素配比渐渐从5:2:3升级到6:2:2再升级到8:1:1,三元锂电池的稳定性越来越差,自燃事件屡见报端。
不过就在大家都以为“无钴电池”就是磷酸铁锂电池时,特斯拉又放出了一个烟雾弹,称“无钴不一定是磷酸铁锂”。同时特斯拉还透露其自行研发的动力电池是一款超级电容电池,这无疑为“无钴电池”蒙上了一层迷雾。
其实超级电容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已经被广泛运用在自动启停蓄电池上。超级电容的特性正好和三元锂电池相反,那就是长寿命、高稳定性和低能量密度。如果特斯拉所说的“无钴电池”真的就是超级电容的话,那么对于整个动力电池产业的改变将是颠覆性的。不过近几年并没有听到过超级电容在技术方面的颠覆,反倒是磷酸铁锂电池在不断得通过新技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所以湃客认为特斯拉所说的无钴电池是超级电容的可能性不大,磷酸铁锂的概率更高一些,或者是两者的结合。
以上就是本期电动湃《有问必答》栏目的全部内容。你认为特斯拉提到的“无钴电池”是什么呢?欢迎在下方和我们互动留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神说车:蜂巢能源加入战局,无钴电池到底有多香
自从在去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高调亮相之后,长城 汽车 集团旗下的零部件板块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一直动作不断。继蜂巢易创发布了全新一代的2.0T涡轮增加发动机,九速双离合器变速箱、电驱动桥总成等全新产品之后。
日前,蜂巢旗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蜂巢能源,也正式发布了两款全新的前瞻性的无钴电芯,按照计划,蜂巢能源的首款量产化无钴电池将会为明年六月正式实现量产。
从蜂巢能源发布的信息来看,此次发布的两款无钴电芯容量分别为115Ah和226Ah。前者的外廓尺寸为33×220×101.6mm。能量密度为245Wh/kg,或575Wh/L。后者的外廓尺寸为575×21.5×118mm。能量密度为226Wh/kg,或590Wh/L。
从单纯的物理数据来看,这两款无钴电芯的的能量密度已经超过了传统的622型三元锂离子电池和811三元锂电池。而通过一系列的矩阵式组合之后,搭载这一技术的某款在研新能源动力车型,可以在有限的车身电池布局空间内,实现880公里的续航里程。结合此前蜂巢能源发布的叠片电池技术来看,这很有可能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蜂巢能源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这两款无钴电池可以被运用到目前绝大部分的纯电动车型平台上,并且得益于无钴化的设计架构,其还具备了出色的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在整车端可实现15年或120万公里的质保。最重要的是,这两款无钴电池已经不再是概念化的产品,它已经具备了量产化的基础。
从这几项基础性能来看,似乎,蜂巢能源此次发布的两款无钴电池,将会掀开纯电动动力车型的新的一页。没错,一直以来,制约着纯电动动力车型发展的短板,或者说,让新能源车产生续航里程焦虑,难以在市场范围内自发普及开来的短板,就是电池技术而电驱动以及能源管理系统,其实现在已经很成熟了。电池技术的短板也使得纯电动车的电驱动桥可以提供的更好的驾乘质感,被短接了起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看到了诸多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从最遥远的燃料电池,再到中长期的固态电池,再到现在的基于传统三元锂离子电池进行的改进。都在围绕着动力电池的密度提升,加快充放电速度以及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在做着努力。
就眼下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无钴化或者少钴化,是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在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技术方向。
原因很简单,钴,太贵了。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钴在地壳中的丰度仅为0.0025%,据此推算,全球陆地的钴储量大约为710万吨,而且这其中52%的钴,都集中在刚果(金)。而被挖出来的钴,又有50%都消耗在了锂电池上。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储量集中,最近几年里,钴矿的价格一路飙升。照这样下去,马上就要飙到电池企业不可接受的地步了。
再加上现在新能源动力车型在全球 汽车 产业内的蓬勃发展,以及个人电子消费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预计到2026年以后,钴矿,就要供不应求了。再要找钴矿石,怕是要到月球上去了。
所以,动力电池的无钴化技术转型,单纯的就是为了降成本。不过,不要认为降成本就一定是个贬义词,相反的,降成本的落地是实现产业化的基础。比如说,燃料电池技术就是因为早年间质子交换膜一定要用到铂,没错,就是结婚钻戒的那个铂,成本高昂才难以得到量产化的普及,一直到丰田找到了一种碳。这是后话,这里暂且不表。
从传统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组的发展来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动力车型开始使用了811三元锂离子电池,比如说广汽的Aion系列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所谓的811电池,其实就是其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含量,按照80%:10%:10%的比例构成的三元锂电池。
据此往前追溯,三元锂电池还被分为523、622等型号。目前,在新能源动力车型市场中占主流地位的型号,是622型。而特斯拉所采用的动力电池,则是镍钴铝的结构。
在三元锂电池的三种正极元素的构成里,镍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电池组能量密度的大小,但是,镍含量过高会导致三元锂离子电池组的稳定性变得很差。而锰和铝则是起到一个提高电池循环化学稳定性的作用,其中,镍钴锰的晶体结构又比镍钴铝的晶体结构稳定一些,不容易出现什么胀气或者是过度发热的情况。对,手机电池经常鼓包就是因为用的镍钴铝的晶体结构不稳定所致的。所以,现在的绝大部分新能源动力车型,都是用的镍钴锰的构型。
那么,钴在这其中是干什么的呢?这事还真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介于镍和锰之间,用来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同时提供镍钴锰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又不能没有的角色,占掉了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绝大部分成本。
作为一种全新的新能源动力电池,除了蜂巢能源之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传统的电池企业都在摸索动力电池的无钴化架构。在国际市场上,LG化学、松下等动力电池供应商也都在着手研究四元锂电池的架构,以尽量减少钴元素在电池中的使用量和依赖程度。
比亚迪早年间推出的磷酸铁锂电池,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无钴电池,在整个大趋势的推动作用下,比亚迪也在今年推出了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架构,进一步优化结构推出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大幅度的提升了其能量密度。而特斯拉也在不久前宣布,将会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基于磷酸铁锂技术打造而来的单芯电池。
从目前蜂巢能源所公布的NMY无钴电池的名称来看,它应该是采用了镍锰钇的材料,钇是一种稀土金属元素。虽然在地壳中的含量同样不高,但是40%的钇都集中分布在中国。
所以,这也是一种资源优势。而根据蜂巢能源的信息显示,全新的无钴电池也实现了高续航能力和安全性的提升,尤其是在安全性上,完全优于三元锂电池。
那么这样一来,蜂巢能源的这一波操作,可能真的要开创电动车的2.0时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