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锂电池灭火正确方式 锂电池怎么灭火
- 2、锂电池燃烧该怎么灭火?
- 3、锂电池着火扑灭的正确方法?
- 4、锂电池着火最正确的灭火方法
- 5、锂电池使用过程中起火怎么紧急处理?
- 6、新能源汽车事故中,若发生火灾,应采用什么火灾扑救方法?
锂电池灭火正确方式 锂电池怎么灭火
1、锂离子电池含有少量锂金属,一旦发生火灾,可用水浇灭。另一方面,锂金属电池需要 D 类灭火器。
2、水与锂相互作用。如果没有 D 类灭火器来扑灭锂金属火灾,只能倒水以防止火势蔓延。
3、为获得最佳灭火效果,请使用泡沫灭火器、CO 2、ABC 干粉、石墨粉、铜粉或苏打(碳酸钠),就像扑灭其他可燃火灾一样。D 类灭火器只能用于锂金属火灾。
4、如果燃烧的锂离子电池的火无法扑灭,请让电池组以可控且安全的方式燃烧。
锂电池燃烧该怎么灭火?
锂电池火灾的正确灭火方法:电池着火后,应及时切断电源,使人员平静有序地疏散。打开蓄电池箱两侧的车窗,避免烟雾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2锂电池烧了怎么办?用水迅速灭火,按标准灭火方法灭火。(东莞凤岗杨明电池厂2014年发生火灾,员工使用干粉灭火器无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毕业的物理学博士李书俊认为,干粉灭火器此时无法工作是因为电池内部自燃爆炸。最好的方法是用水冷却。)在火熄灭后,必须等待电池模块冷却后,才能将其从电池仓中运输和取出。
锂电池着火扑灭的正确方法?
1、锂离子电池含有少量锂金属,一旦发生火灾,可用水浇灭。另一方面,锂金属电池需要 D 类灭火器。
2、水与锂相互作用。如果没有 D 类灭火器来扑灭锂金属火灾,只能倒水以防止火势蔓延。
3、为获得最佳灭火效果,请使用泡沫灭火器、CO 2、ABC 干粉、石墨粉、铜粉或苏打(碳酸钠),就像扑灭其他可燃火灾一样。D 类灭火器只能用于锂金属火灾。
4、如果燃烧的锂离子电池的火无法扑灭,请让电池组以可控且安全的方式燃烧。
锂电池着火最正确的灭火方法
锂电池着火最正确的灭火方法是拔掉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来进行灭火。
因为锂电池属于电器部件,使用这两种灭火器能将锂电池的伤害降到最低,同时不建议用水来对锂电池进行灭火,因为周围可能存在带电设备,用水救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没有灭火器的话,也可以使用沙土来进行灭火。
由于锂电池会重新燃烧,如果没有冷却下来,用大量的水给电池降温非常重要。(注意)一直浇水。
预防锂电池着火有如下措施:
一、如果所有的电池都是在充电专用的充电架上进行充电,电动自行车车行会更安全。
二、充电架应有大的易行的轮子,并采用非易燃材料制作。并且放在大门处。不会有东西妨碍充电站推出门外。
三、如果起火,第一反应是将充电架推出室外。
四、充电架上放置电池、充电器和烟雾警报器。只在充电架上配一条延长线,所以在将充电架推出门外时不会有其他的干扰。将充电架推出门外时,电源插头应能轻易的拔下。
五、在充电架的电源上使用定时器,避免在晚上睡觉时进行充电。
锂电池使用过程中起火怎么紧急处理?
作业时,若闻电池有异味,应立即对电池进行隔离,作业结束回到住宿处或公司也要对电池进行隔离,观察一周左右的时间后,若电池没有出现冒烟和着火的情况,请寄货工厂进行检测和维修。
若电池、电调冒浓烟或着火,请使用防火毯盖住或干沙掩埋,立即远离起火源,并疏散周边人群,等到完全燃尽或者不再燃烧时再对其进行处理。
电池灭火的途径有 2 个,即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灭火毯、干沙属于隔绝空气型灭火,水属于降低温度型灭火,干粉灭火器只能起到瞬间灭火,之后就会立即复燃。如果你身边没有以上有效的灭火资源,这时请果断舍弃电池和设备,不要冒险扑救。由于燃烧产生大量浓烟,处理时需要戴好口罩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
另外,非专业人士切勿随意拆装电池,因为操作不当容易损坏电路板,也有可能引发火灾。作业车上常备灭火器和灭火毯,遇到火情冷静处理,别让电池成为生产作业的安全隐患。
新能源汽车事故中,若发生火灾,应采用什么火灾扑救方法?
新能源汽车起火如何应对?
1、正确灭火
在最初的新能源汽车火灾中,人们是按常规灭火操作流程完成灭火的。更多时候考虑高压电伤害,是以高压电器火灾种类救援,但是,锂离子电池有其化学特殊性,更需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首先,控制火势的有效办法,是给电池有效的降温,避免持续高温下的热失控和热失控的蔓延。所以,在T/CIAPS 0002-2017《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 5.6.3 中描述,“初起火灾可用常见的灭火剂灭火,水是锂离子电池最有效的灭火剂。”需要注意的是,水需是干净的清水,同样也需要考虑有电解质水的导电危险性。
但是,在车辆电池着火的状态下,电池被封在电池箱内,通过清水很难直接作用在电池上,同时,电池箱体也多在车身底盘下,这给救援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TESLA 在设计车身底盘和电池箱体上盖时,首先考虑的是阻燃性材料应用,隔绝或延缓电池系统燃烧带给乘员舱带来致命伤害。
2、加强防范和救援
新能源的安全问题,不是车辆自身能完全杜绝的。广泛的科普是办法,亡羊补牢的应急救援也是办法。
国家、社会组织和企业需要联合作为
我们首先看看美国的作法,在交通应急救援,不管是技术、科普方面,美国都是走在前面的,值得借鉴和学习。美国消防协会(NFPA)早在2010年,就启动了新能源安全的网上培训、教学,并得到美国能源部的资金支持。同时,其联合整车企业,开展针对不同车型的救援技术在线培训。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同步跟进交通救援
如今,新能源车辆在各地的道路上变得越来越常见。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和不可回避。我们国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要市场,解决好安全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用户对新能源车辆技术和电池品质的担忧,更多的被解读为对续驶里程、功能的担忧。其实,暗藏的安全问题担忧才是关键。用户不是实验品,我们从“谢天谢地,孩子不在车上”的担忧中,能体会出什么滋味?对于从业者,是一种安全的承担,对于社会更是一种重重的责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广泛的进行科普和培训
尽管新能源汽车已经推广多年,但在汽车发展的历史中,仍然是非常短暂的,属于新的应用。从技术的不断成熟,到用户的普遍接受,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2016年12月26日,公安部消防局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消防总队《印发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灭火救援规程和锂电池生产仓储使用场所火灾扑救安全要点的通知》:“要求着力加强新能源汽车灭火救援准备工作,研究破解锂电池生产、仓储和使用场所火灾扑救难题,公安部消防局组织23个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生产企业集中的省区、市)公安消防部队开展了专项调研并组织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火灾扑救规程》、《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处置规程》和《锂电池生产仓储使用场所火灾扑救安全要点》。”
但是法规再多、再完美,也是停留在纸面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社会广泛认知。这需要通过培训、宣传普及相关知识。美国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充分。通过在线培训,视频示范,与整车企业合作等方式进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