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邦普集团的邦普大事记
2012年02月:成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定向循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011年12月:被授予“佛山市科普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2011年12月:李长东总经理入选佛山市南海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1年12月:喜获佛山市第三届“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
2011年10月:入选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2011年09月:入选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企业。
2011年08月:入选佛山市南海区“选种育苗”计划重点扶持企业。
2011年08月:成立广东省邦普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研究院士工作站。
2011年07月:建立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2011年06月:二期工程3000吨三元前驱体生产线奠基开工。
2011年01月:李长东总经理荣获2010年度长沙市“创业新星”称号。
2010年11月: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项目对接广东电动汽车战略新兴产业。
2010年10月:与中科院共建“WEEEAUTO资源化循环利用”联合研发中心。
2010年07月:两项产品通过广东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2010年05月:废旧电池材料清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010年01月:2000吨镍线正式投产。
2008年12月:协办中国首个废旧电池回收体系。
2008年12月:举行邦普3周年厂庆大典。
2008年01月: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8年01月:通过德国TUV质量认证体系资格认证。
2007年12月:举行2周年厂庆。
2007年09月:研发中心落成剪彩。
2007年08月:加拿大艾伯特大学首席材料科学家徐政和访问公司,确立校企合作关系。
2007年07月:正式统一品牌形象,循环再生、团队共享之意的LOGO诞生。
2007年06月:完成“废旧镍镉电池熔炼成镍铁合金”项目的产业化投产。
2007年01月:与清华大学建立科技合作伙伴关系,设立邦普奖学金。
2006年10月:完成“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制备氯化钴”项目。
2006年07月:荣获“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称号。
2006年06月:自行研发设计的电池拆解机实用新型专利获受理。
2006年06月:完成“从废旧镍氢电池中回收制备硫酸镍”项目。
2006年03月:聚合物锂电回收技术正式启动。
2005年12月:邦普公司成立。
废旧电池,新能源汽车背后的千亿市场
2020年,各大新能源车企都迎来了创新高的销量,同时带动电池厂商的市值猛增,宁德时代的市值一度要超过10000亿元。
本月,湖南邦普循环 科技 有限公司的一次燃爆事故,“炸”掉宁德时代200亿元市值。
作为宁德时代旗下重要的子公司,湖南邦普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废旧电池循环基地,年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总量超过6000吨。
这也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2014年,被业内定义为中国新能源 汽车 商业化元年,从那时开始,国内新能源 汽车 就呈 爆炸式增长 。
但在新能源 汽车 大幅增长的背后,却隐藏一个无比棘手的问题—— 如何消化大量退役的动力电池。
以2014年前后新能源 汽车 启动大规模推广应用推算,2020年前后正是这一批 汽车 动力电池淘汰的高峰期。
这个市场规模有多大呢?
相关机构预测,国内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规模, 在2020年就达到了24万吨,到2025年预计达到了78万吨。
在新能源 汽车 保有量较大的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2021年前累计退役量超过35GWh,未来5年这一数值将达280GWh。
如果按照动力电池97%的综合回收率,并且按照金属价格不变的条件来算, 预计2021-2025年,国内市场镍、钴、锰、锂等金属回收市场价值将超过400亿元,而整个全球市场将达到1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8亿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中国势必成为最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在潜力无限的 蓝海市场 面前,各大电池界巨头都开始了积极布局。
例如 比亚迪 在全球设立了40余家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并与日本伊藤忠商事进行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电动 汽车 电池回收国际市场。
而另一家动力电池巨头 宁德时代 早在2015年就收购了邦普循环,通过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金属元素来生产三元正极前驱体。近日又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宁德蕉城,其经营业务也包括了电池回收系统。
除此以外,还有近5000家企业和小作坊从事与电池回收相关的工作。
2018年,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符合《新能源 汽车 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仅有5家企业入围,这其中包括宁德时代投资的湖南邦普。
而到了2020年,这份回收“ 白名单 ”的企业数也仅增加了22家。
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下 ,数量稀少的白名单企业,与上千家相关业务的公司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两者也构成了当下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在大量废旧电池流入市场的背景下,大部分电池都流入了非正规渠道,经正规渠道回收的仅占30%左右,而非正规渠道已经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先是由分散的商家从4S等渠道回收,继而转卖给有回收技术的小作坊赚取差价。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以往废铅蓄电池回收和废家电回收业务相同,正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同样陷入了“回收困难”的困境。
算上高额的税收以及日益增长的废弃物处理成本,正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回收一吨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为8500元,而一吨磷酸铁锂废电池中提取出来的材料价值也不过8000元左右, 基本上就是亏钱的买卖。
而小作坊们为了节省成本,大多采用原始手工拆解电池,再根据电池的情况将电池加工成新电池,再转卖给整车厂,这其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回收利用率低、污染等问题。尽管存在爆炸的风险,但是面对利润,很多人还是选择铤而走险。
如今,锂电池回收成本过高已经成为拖累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 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管、市场缺乏统一标准、商业模式落后 等,都导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乱象丛生。
早期动力电池厂家标准不一、型号繁杂,并且由于新能源 汽车 销量有限,导致可回收的废旧动力电池非常有限,让企业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
相比国外成熟的回收机制,国内电池回收工作还没形成产业化的供应链,最终的结局就是导致回收成本过高,这也给了“ 黑作坊 ”可乘之机。
而钴、镍、锂等战略资源本身回收工艺就十分复杂,很难复制传统废物(废塑料、废纸、废金属)的回收模式。
资本都是逐利的,在缺乏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面前,回收企业的热情很难被调动起来。
最后, 汽车 动力电池原材料回收行业仍属于高污染行业,很多大城市已经不再审批这类高污染项目,这对于回收处理企业的进入是个不小的障碍。
但利好消息是,目前主要退役的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锂金属含量少,回收效益偏低。于是,很多企业开始尝试对磷酸铁锂电池进行梯次利用,这比起直接拆解回收利润更大。
而随着后来崛起的 三元锂电池 开始退役,这种电池所含的镍钴锰价格比较高,原材料有较高的价值,更适合 直接拆解回收。
当两种电池报废量逐年提高,经济利益也会凸显出来。
随着各家巨头在供应链上开始专注于电池回收,纷纷成立了相关业务,从源头上保证了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而类似格林美、湖南邦普等传统电池回收企业也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提高了金属回收率,降低了回收成本。
在 千亿级别 的市场面前,动力电池回收不仅是一个关乎环境保护的话题,它也将是一个能创造更多盈利的机遇,将成为众多公司的 必争领域。
但如果没有汽企、电池企业、回收企业以及政府的共同协作, 盲目进入 这个市场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冲刺万亿元市值止步!宁德时代孙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
冲击万亿市值的锂电龙头宁德时代,遭遇了一段小波折:公司旗下孙公司湖南邦普生产车间发生爆炸起火,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作为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深受资本市场的追捧,公司股价累计涨幅高达231%,以来涨幅也高达15%,今日盘中最高触及424.99元/股,总市值一度高达9900亿元,距离10000亿就差临门一脚。不过随后宁德时代股价就快速回落,盘中一度大跌近4%,最终收跌2.11%,报收404.5元。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在最近一个月中,市值飙升超3300亿元。对于新能源近期的暴涨,已引发市场争议。宁泉资产杨东则明确表示,“我们也不认为现在是投资光伏、锂电、电动汽车的股票的好时机了,可以和持有人汇报的是我们已经逐步在退出新能源相关的股票,因为目前的性价比对投资者已经很不友好。”
孙公司湖南邦普爆炸起火
宁乡发布官微发布消息称,1月7日18时12分左右,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老厂车间发生爆炸起火。目前,火势已控制,无人员死亡,受伤人员已全部送往医院救治,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天眼查数据显示,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系宁德时代旗下孙公司。官网资料显示,湖南邦普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废旧电池循环基地,年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总量超过6000吨、年生产镍钴锰氢氧化物(三元前驱体)、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氯化钴、硫酸镍、硫酸钴和四氧化三钴达4500吨。
在2020半年报中,宁德时代将湖南邦普列为重要非全资子公司。湖南邦普2020上半年营收为16.86亿元,净利润1.39亿元。同期,宁德时代的营收为188亿元,净利为19亿元。
宁德时代回应: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有限
就孙公司爆炸事故,宁德时代今日下午做出了回应。
据澎湃新闻报道,宁德时代方面就上述事件回应称,公司下属公司子公司工厂发生火灾事故,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责成湖南邦普做好现场的救援与事故处理工作。当晚火势已扑灭,目前湖南邦普正全面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并全力保障受伤人员的医治。
宁德时代表示,公司已要求包括邦普在内的各单位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进行隐患排查,初步评估邦普工厂事故对公司生产经营业务影响有限。“在此公司也对事故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伤员和家属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