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全球第一”的宁德时代,这是什么意思呢?
- 2、不仅是性价比之争!Model Y标准续航后驱版对比ID.6 X初见版
- 3、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哪个更好
- 4、三元锂电和磷酸铁锂有什么区别?
- 5、三元动力电池和锂电池有什么区别
“全球第一”的宁德时代,这是什么意思呢?
“全球第一”的宁德时代,这是什么意思呢?
行业前景
2019年7月,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发布《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博鳌共识》,商定到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将达到50%,全球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
根据Marklines的统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3年的15万辆增加到2019年的221万辆,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也从2013年的13.8GWh增加到2019年的116.6GWh,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3%。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而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全部汽车销量的4.68%; 根据工信部2019年12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新能源汽车销量占25%左右。 根据GII的数据,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轿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6%,而2025年全球轿车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747.5GWh,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但玩家太多,所有传统车厂都会介入。同时,一些新玩家不希望传统车厂放弃自己在燃油车领域的巨额投资。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不是特别积极,而是拥有巨额资金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其中的佼佼者有特斯拉、未来的车等。新能源汽车市场广阔,但从一开始竞争就白热化。
汽车厂大热之际,为利润而苦苦挣扎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异常舒适。 龙头企业迅速建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2019年CR10占据了88%的市场份额。
我们的主角是世界新能源动力电池第一的宁德时代。
宁德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6%行业龙头企业
时代是世界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 根据SNE Research的统计,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的动力电池销售额连续三年排名世界第一。
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补贴幅度调整、技术标准提高、行业进一步规范化的情况下,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减少2.3%和4.0%。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领域保持技术、规模、供应链和客户等优势,在报告期内产能逐渐释放,实现销量40.25 GWh,比上年增长90.04%,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松下、LG化学、比亚迪,这几个长期处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Top4之列,到2017年世界松下为王,国内BYD领先,从2017年到2017年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为什么宁德时代会在2017-2019年成为世界第一,这其中有三个因素。
1、中国是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的生产能力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宁德时代占地利。
2、国内动力电池老大比亚迪生产整车,因为竞争,很多车厂不选择BYD的产品。 这是宁德的人和
看看宁德时代的朋友圈吧。
公司将在国内市场为上汽、吉利、宇通、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金龙和江铃等品牌车企和未来威马、小鹏等新兴车企配套动力电池产品,公司将在海外市场进一步为宝马、Toyota、Daimler、Hyundai、Hyundai
这是一个漫长的朋友圈,最新的报名者是新能源汽车霸主特斯拉。
时代是一种合资建厂的方式,与国内许多车厂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
3、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方向选择时,BYD选择磷酸铁锂技术,宁德时代拥抱三元锂技术。 磷酸铁锂技术相对于三元锂技术有两个优点、两个缺点。 具有安全、廉价的优点,还存在能量密度低(一次充电的续航时间短)、低温性能差(在寒冷的地方冬季电池性能下降较大)的缺点。 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国家补贴政策基于能源密度,三元锂密度高,因此补贴后,采用三元锂的电池与磷酸铁锂的电池价格相当。 三元锂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整车的设计来避免。 这种情况下,市场选择了三元锂电池,也就是市场选择了宁德时代。 这是宁德日。
因此宁德时代连续三年位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销量第一。
经营成绩
看看宁德时代的经营成绩吧。 宁德时代的2019年相对于2017年的营业收入增长了12.9 %,但2018年的净利润减少了12.6%。 在这里说明一下,2018年是行业出来的一年,这一年出现了低端产能,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因此,宁德时代的净利润下跌了12.6%。 从2019年开始,宁德时代净利润的增长再次进入高速公路。同时,必须关注宁德时代净利润的增长明显小于营业收入的增长。 这是由早期跑马圈地引起的,还是由于没有明显差别的To B商业的天然特征,这一点需要仔细考虑。
未来的展望
新能源电池未来的竞争是技术和成本的竞争,技术相对领先,成本有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取胜。 短期内,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更重要,同时有规模,成本也会下降。
时代在与比亚迪的竞争中,重点投入三元锂,综合领先于比亚迪。但是,2020年第一季度末,比亚迪带着刃式磷酸铁锂电池卷土重来。比亚迪据说刃式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接近三元锂电池。同时,更安全,成本更高。当然,是否像比亚迪说的那样精彩还需要验证。如果属实,我相信宁德时代也会很快跟进。毕竟,磷酸铁锂电池也是宁德时代重要的产品线。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竞争中,宁德时代已经领先一个地位,但这不是市场睡在功劳簿上的机会,竞争随时存在。 同时市场非常广阔,大家都在跑马圈地。
我想:
短期内,由于市场空间过于巨大,行业竞争激烈,但大家都过得很好,发展很快。
从长远来看,技术的领先性、成本管理力很重要。 龙头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技术积累、资金实力,容易在长期竞争中占优势。
不仅是性价比之争!Model Y标准续航后驱版对比ID.6 X初见版
易车原创 7月8日,特斯拉公布了旗下Model Y标准续航后驱版车型的价格,该车在补贴后售价为27.6万元,这个价格无疑进一步拉低了Model Y产品线的入门门槛。除了Model 3之外,特斯拉又推出一款售价在30万元以内的车型,也势必能勾起更多的潜在用户们对Model Y产生额外的关注。
而如果大家换一个思路来看的话,这或许,也正是特斯拉向传统合资车企发起挑战的一个强烈信号。从价格维度来判断的话,Model Y标准续航后驱版车型,瞄准的或许正是近期刚刚上市的上汽大众ID.6 X!也正是在近日,上汽大众刚刚公布其ID家族纯电动车型的销量环比取得了持续上升,对于潜在用户、对于不同车企来说,这都是一则值得关注的话题。
特斯拉Model Y进一步降低了起售价、上汽大众ID.6 X接连取得了销量上的上升...这其中,势必有前者简化配置水平、拉低整体售价、向市场妥协的成分;也势必有后者的竞争优势逐步浮出水面、被更多用户们关注到的成分。总之,特斯拉Model Y、上汽大众ID.6 X,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相遇了...
两款对比车型配置信息:
特斯拉Model Y标准续航后驱版,补贴后售价27.6万元;
上汽大众ID.6 X初见版,补贴后售价27.8888万元;
从本文选出的两款对比车型不难看出,现阶段,纯电动SUV市场的竞争已经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激烈、时机还要前置。在30万以内、续航大于500km这两个硬性条件下,像特斯拉和大众这样的头部品牌已经在此展开了白热化的竞争,对于其它绝大多数品牌来说,变革的脚步、速度势必要再快一些才行了。
为何会建立起对比关系?
对于绝大多数新能源车的潜在用户们来说,这两款车都定位于“大空间SUV车型”,其中Model Y定位于中型纯电动SUV ,ID.6X则定位于7座中大型纯电动SUV,它在级别划分上比Model Y还要更高一级。但在实际购车人的眼中,级别的差异、甚至是座位数的差异,它们的优先级可能都排在了“新能源车型”之后。
或者说,在拥有纯电动SUV车型的头部品牌当中,能够集齐“30万以内”、“大空间SUV”、“品质可靠”等标签的车型本就并不多,而这两款车又能同时地、比较顺理成章地出现在绝大多数人的对比选购车型清单当中。因此,Model Y标准续航后驱版,与上汽大众ID.6 X初见版,可以一战!
两车核心实力PK:电池、电机和续航
国产的Model Y搭载了磷酸铁锂电池组,标准续航后驱版的电池组总容量为60kWh,该车在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525km,采用单后桥永磁/同步电机,总功率达到220kW、最大扭矩达到440Nm。Model Y标准续航后驱版一经推出,除了补贴后27.6万元的售价比较吸引人之外,它官标525km的续航里程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点,比起Model 3来说有了不小的提升。
上汽大众ID.6 X则搭载了三元锂电池组,初见版车型电池组总容量为83.4kWh,该车在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588km,ID.6 X初见版车型同样采用单后桥永磁/同步电机,总功率达到150kW、最大扭矩达到了310Nm。相比Model Y,ID.6 X在电机功率上似乎只是显得“够用”,而在电池组容量上则尤为大方,由此换来的则是更长的续航,这或许也是潜在用户们更加关注的。
从数据对比显示,如果你追求更极致的动力性能,Model Y似乎更合适。然而,既然是为了大空间才锁定的这两款车(Model Y与ID.6 X)、而非ID.4 X或者Model 3,我认为这部分人群可能对于性能并不是那么看重,反而会更加关注实用性、对家人的照顾、以及日常用车的便利性(这其中当然包含续航能力的高低)。所以,如果你追求更高续航里程的话,ID.6 X显然更值得推荐。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此前曾做过的大众ID系列纯电车型的续航测试,在这些过程中也得出了,ID系列车型的续航表现非常准、表显续航与实际行驶里程更加接近于1:1的结果,非常值得信赖。而相同测试条件下,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续航表现、掉电速度则相对来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冬季低温条件下,a class="hidden" href=""
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哪个更好
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远不及三元锂离子电池,但其安全性普遍被认为要好于三元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动力锂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有限,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包单体能量密度为120Wh/kg,成组后能量密度为80Wh/kg,因此,现在公司正在积极研发能量密度更高的磷酸铁锰锂材料新型动力锂离子电池。
相比之下,三元电池能量密度较高,三元锂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为180Wh/kg,成组后110Wh/kg,相应的市场优势明显。因此在能量密度方面,三元锂离子电池优于磷酸铁锂离子电池。
安全性上来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包比三元锂离子电池更具有优势。原因在于三元材料中镍钴铝18650电池超过180℃就会自加热,起火后很难控制,而磷酸铁锂材料到250℃才会发生放热现象。总的来说三元锂材料比磷酸铁锂材料更容易着火。
使用电池禁忌
1、常常快速充电。许多新能源车适用快速充电方式,因此 很多司机会挑选快速充电,在短期内给车载充电器进一定用电量,以确保安全一切正常行车。快速充电是个好作用,可是常常应用快速充电会减少电池的复原工作能力,进而降低蓄电池充电的反复频次,对电池导致一定损害。
2、超低温长期放置。现阶段市场再售的新能源车电池关键分成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二种,尽管他们在应对超低温时主要表现各不相同,可是不管哪一种电池技术性,应对超低温自然环境时都存有电池衰减的状况。
3、常常低电量模式电池充电。因为磷酸铁锂电池是不会有电池记忆性,因此纯电动车就像是大家智能机一样,随时使用随用,尽可能不要再把用电量耗光在电池充电。
三元锂电和磷酸铁锂有什么区别?
三元锂电和磷酸铁锂主要有以下区别:1、能量密度比较: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为120Whu002Fkg,磷酸铁锂电池组为80Whu002Fkg;三元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为180Whu002Fkg,成组后能量密度为110Whu002Fkg。从数据上来看,在能量密度方面,三元锂电池优于磷酸铁锂电池。2、安全性比较:三元锂电池液态电解质易燃易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触发热失控,在充放电过程中锂枝晶的生长容易刺破隔膜,引起电池短路,造成安全隐患;而磷酸铁锂电池包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耐高温、安全稳定性强、循环性能更好的优势。
三元动力电池和锂电池有什么区别
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即为提供能量的电池,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则是电池技术发展到今天的瓶颈所在。经过多年发展,锂电池的目前的类型有锰酸锂、磷酸铁锂、钛酸锂、钴酸锂、三元材料等,因能量性能和稀有金属成本的原因,锰酸锂、钛酸锂和钴酸锂电池逐渐变为小众选择,而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则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但是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您的车是那种电池呢?今天我们就聊一聊锂电池这点儿事。
点击进入看图评论
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全称是“三元材料电池”,一般是指采用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NCM)或镍钴铝酸锂(NCA)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把镍盐、钴盐、锰盐作为三种不同的成分比例进行不同的调整,所以称之为“三元”,包含了许多不同比例类型的电池。从形状上来区分,可分为软包电池、圆柱电池和方形硬壳电池。其标称电压可达到3.6-3.8V,能量密度比较高,电压平台高,振实密度高,续航里程长,输出功率较大,高温稳定性差,但低温性能优异,造价也比较高。
点击进入看图评论
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则是采用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用铁来做电池原料一来成本低廉,二不含重金属,对环境污染较小,工作电压为3.2V。磷酸铁锂晶体中的P-O键稳固,因此在零电压存放时并不会有泄漏,高温条件下或过充时安全性非常高,可快速充电,高放电功率,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高,缺点为低温性能差,正极材料振实密度小,能量密度较低,产品的成品率和一致性也饱受质疑。
这两类电池各有所长
高温条件下,三元锂电池的三元材料会在200℃时发生分解,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氧原子,并在高温作用下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现象,因此基于安全的考虑,我国工信部在2016年1月,通过特殊发文规定将三元锂电池的使用暂时限制在纯电动客车之外。而磷酸锂电池的分解温度在800℃,更不容易着火,安全性相对较高。
点击进入看图评论
低温条件下(气温低于-10℃以下),磷酸锂电池衰减得非常快,经过不到100次充放电循环,电池容量将下降到初始容量的20%,基本与寒冷地区的使用绝缘了;而三元锂电池的低温性能优异,在-30℃条件下可保持正常电池容量,更适应北方低温地区的使用条件。
从制造成本上来看,三元锂电池所必需的钴元素在我国储量较少,大部分靠海外进口,受到市场波动影响非常大,所以三元锂电池的成本必然居高不下,而磷酸铁锂电池所需原材料无需进口,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成本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