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锂电池生产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安全操作、用电安全,对其主要方面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铅酸蓄电池各工序的主要安全操作。
3、操作规程
3.1每位员工都必须穿戴公司发放的口罩、手套、工作服等劳保用品,不断强化自我劳动保护意识。
3.2工作时,必须按规定启动环保设备,注重环保设备的检查、保养工作,保证环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3搞好车间工作台、地面及各种设备、设施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勤擦、勤扫、勤洒水、勤清除,保证车间整洁文明。
3.4车间内各类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保证各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3.5氧气、煤气瓶的存放点必须远离火源三米以上,严禁用带油污的手、板手等工具接触氧气,煤气瓶,避免造成爆炸等危险。
3.6使用液化气时,喷枪出现回火,应立即将橡皮管弯曲折扣住,以防止爆炸事故。
3.7配制稀硫酸溶液时,只能将一定量的纯水倒入容器中,再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徐徐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同时不断搅拌,温度一般不允许超过60℃。如超过可暂停加浓酸。温度降到常温,方可使用。在操作与酸有关的工作中,避免造成硫酸的爆起烧伤人体,若不慎把硫酸液溅到皮肤上,应速用肥皂水或清洁水进行稀释冲洗,严禁干擦皮肤。
3.8充放电时严格掌握时间,防止过充或过放电,充放电作业区不准有明火出现,防止氢气爆炸,墙上应有“严禁烟火”等字样,各种电器线路必须合理设置,避免车轮碾压或其它损伤,以免短路起火烧伤人体及设备、房屋。
3.9原材料、产成品及运输车辆等做到定置定位,整齐摆放,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各种原材料,产成品及设备、设施的搬动、转运应小心,产品的加工应认真仔细,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各种财物。
3.10下班时应关闭好车间所有水、电、气、火源及门窗,做好防火、防盗、防风雨、雷电等工作,确保公司各系统安全。
4、安全用电
4.1电线路设计、安装、线路负荷必须严格按电业部门要求执行,安装应规范化,不得私接电源线。
4.2电器设备装置应经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或具有认可,应符合相应环境要求和使用等级要求。
4.3设备、电气线路,应符合线路的负荷能力,任何电气装置都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
4.4电设备应考虑三相电源平衡,改善线路的负载能力。
4.5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4.6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4.7各种电气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保持清洁,箱内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
4.8 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
4.9电缆线路应采用穿管埋地或沿墙、电杆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
4.10配室倒闸操作,必须服从电力调度命令执行。各低压配电闸刀不得随意开和关。以防造成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
4.11气设备的测量、维修、保养,不允许带电操作,并做好保护措施,应有两人同时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4.12放电电源表示识应清楚,布线应规范。防止重压拉断。
4.13发生漏电的设备,应装配漏电保护器,预防触电事故发生。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及环节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详解. 具体地说如下:物料准备——匀浆——涂布——碾压——分切——烘烤——卷绕——入壳——激光焊——烘烤——注液——预充——封口——清洗——老化——全检——入库——出货。
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线——搅拌、涂布、卷绕、检测为锂电池的主要生产工艺。
1、浆料搅拌是锂离子电池设备的重要环节,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由粘合剂、导电剂、正极材料等组成,负极浆料由粘合剂、石墨碳粉等组成;正负极浆料的制备都包括了液体与液体、液体与固体物料间的相互混合、溶解、分散等;浆料分散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质量及性能。
2、涂布决定了电池的一致性和优性,在电池制造中占有技术地位。不管生产何种(如圆柱形或方形)电池,制造中所使用的涂布机是一样的;不同类型电池需配备不同类型的卷绕机。
3、除锂离子电池卷绕机外,还有电容器卷绕机、纺织卷绕机等。按照机器的运行方式,可分为手动卷绕机、半自动卷绕机、全自动卷绕机。
4、检测项目重要性日益凸显。锂离子电池容易因为短路、过充等原因烧毁或爆炸,在应用中会与保护板组成成品电池;在能量密度较高的应用领域,锂离子电池需进行串并联组合成为锂离子电池组,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管理。
由此可见,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较长,包括50多道工序,相应需要50多种设备。整个制造锂电池生产工艺可分为极片制作、电芯组装、电芯激活检测和电池封装四个工序段,在锂电池生产工艺中,极片制作是基础、电芯制作是核心,电池组装关系到锂电池成品质量。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具体环节包含正极拉浆、负极拉浆、正极片、负极片、钢壳装配、注液及检测以及包装等……其中极片制作相关设备称为前端设备,电芯制作相关为中端设备,电芯激活检测和电池封装设备为后端设备。
锂电池生产近年来,向整合化、整线化、自动化发展,锂电池生产自动化线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产品,传统的发展方法无法应对客户快速变化的需求。
锂电池的工序有哪些?
3C锂电池的制作工艺分为四道程序:
基础是极片制作
核心是电芯组装
关键性工序是电芯激活,包含着电池的化成、分容和测试
最后一步是电池封装,关系着电池的成品质量。
在3C锂电池的制作中,每一个步骤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3C锂电池的性能测试包括基本性能、安全性能、环境性能、电化学性能几大类,弹片微针模组在测试中可通过1-50A范围内的电流,过流能力强大,还有着平均20W次的使用寿命,可有效提高3C锂电池测试效率,保障测试高效安全进行。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步--电极浆料制备
主要是将电极活性材料、粘结剂、溶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分散后,形成浆料
第二步--涂布
将第一步制备的浆料以指定厚度均匀涂布到集流体(铝箔或铜箔等)上,并烘干溶剂
第三步--极片冲切
将上一步制作出来的极片冲切成指定的尺寸形状
第四步--叠片
将正负极片、隔膜装配到一起,完成贴胶后,形成极芯
第五步--组装软包电池
将上一步生产的极芯装入已经冲好坑的铝塑膜,并完成顶封、侧封等(还要留个口注液的哦),形成未注液的软包电池
第六步--注液
将指定量的电解液注入软包电芯内部(当然电芯要经过烘烤,并且在低湿度环境下进行注液操作,水分含量过多就不好了哦)
第七步--电池密封
在真空环境中将电芯内部的气体抽出并完成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