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现在每年有多少动力锂电池需要退役和报废,现在做锂电池高阶回收设备的工艺怎么样?
据锂电池回收技术企业湖南森拓公司的研究数据表明,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高达59.1万吨,EVTank在白皮书中预计2026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231.2万吨,远高于该机构在2021年度发布的白皮书。其预测到2026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理论市场规模将达到943.2亿元。
汽车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前景怎么样?
中商情报网讯:回收动力电池具备环保及经济价值,当前国内回收体系处于逐步规范完善的时期,回收技术成熟度正在提升。碳中和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需求未来逐步放量,行业前景广阔。
一、动力电池回收利于节能减排
动力电池主要材料中虽然不含汞、镉、铅等毒害性较大的重金属元素,但在正极、电解液等多种材料中也含有钴、镍、铜、锰、有机碳酸酯等具有一定毒害性的化学物质,部分难降解的有机溶剂及其分解和水解产物会对大气、水、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并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钴、镍、铜等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富集效应最终会对人类健康带来损害。另一方面,动力电池中含有大量可回收的高价值金属,如锂、钴、镍等,回收后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促进节能减排,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基础较好
1、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增长
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36.3GWh,同比增长72%,2018-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基本在60GWh左右,2017-2020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1%。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140.0GWh,同比增长165%,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增长。
数据来源:高工锂电、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规模庞大
资本看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大量涌现。2018年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突破1000家,2020年新增动力电池回收企业3400家,2021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暴增至2.45万家,预计2022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将超3万家。
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企业几乎贯通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条,涉及整车厂、电池厂、材料厂和第三方回收企业等不同背景。整车厂和电池厂掌握资源,材料厂最有动力做回收业务,因为提取的金属可以直接作为原材料,进而带来成本优势。电池厂涉足的方式与材料厂类似,头部企业都在斥重金培育自己的回收板块。第三方回收企业背景多元,除了上述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格林美,还有主营PCB等化学品的光华科技、汽车智能装备提供商天奇股份、环保企业高能环境和旺能环境等。
三、碳中和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利用,不仅符合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的定位,而且有利于对锂钴等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例如,《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构建跨区域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建设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加大动力电池无损检测、自动化拆解、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动力电池回收支持政策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前景广阔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平均寿命一般被认为是5-8年。照此推算,我国第一批大规模量产的动力电池已进入淘汰临界点,回收利用市场爆发在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492万辆,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有20万吨(约25GWh)。2025年我国需要回收的废旧动力电池容量预计将达到137.4GWh(110吨左右),超过2020年的5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2020年规模突显,2025年孕育370亿市场空间,梯次利用电池需求市场空间超过700亿,千亿市场前景可期。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3、企业驱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光明,企业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广东邦普携手宁德时代,扩产增效,发力研发,打造“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回收与资源再生”产业闭环;格林美深化上下游合作,拓宽产业布局,发挥规模和技术优势,创建从报废端到绿消费端的大循环模式;华友钴业借力华友循环,开拓上下游合作,技术创新引领,发力打造产业生态;天奇股份收购金泰阁、天奇锂致布局动力电池回收,持续推进电池回收领域的研发与创新,积极扩产,动力电池回收业务贡献可期;赣锋锂业锂电池回收技术包括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和废旧三元电池回收技术,拥有多项专利。企业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现在主流的动力锂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率是多少?
据国家动力电池溯源平台数据分析,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再生利用企业已资源化回收处置6.4万吨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已处置7016吨废旧动力电池,并以此生产了780MWh的梯次产品。与此同时,基于动力电池产销量和生命周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108万吨。
从多家从事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的企业提供的数据看,目前锂回收率已超过90%。有预测称,到2050年,依靠锂资源的回收就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储能行业对锂盐的需求,进而形成锂资源自足内循环和零新开采的局面。
“邦普循环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99.3%,锂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在宜宾举行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矿产资源并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电池里面绝大部分材料都可以循环利用。邦普循环是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也是国内领先的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企业。
“从行业来看,技术问题可以说已经得到了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规定再生锂、镍、钴的回收率不得低于85%、98.5%、98.5%。据我所知,一些龙头企业的锂回收率已经达到90%。
一方面,动力电池回收在环保方面也有硬性要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重金属会升高环境的PH值,处理不当会产生有毒气体。此外,动力电池中含有的多种金属、电解液会危害人体健康,如钴元素可能导致人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耳聋、心肌缺血等症状。
另一方面,随着锂电池的需求量大幅增长,资源短缺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推算,到2030年,全球锂需求量将达到179万吨/年,大约是目前全球产能的4倍,加之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也在逐渐升高,电池材料的回收对于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十分有利。
在此背景下,再生资源则可以提供长期的保障。长江证券相关研报认为,预计2030年通过回收获得的锂、镍、钴分别占同期需求量的31.4%、26.8%、29.3%。亿欧智库更是作出了锂资源战略规划的“三部曲”预测:2030年实现“锂达峰”,2040年实现锂自足,2050年实现锂内循环。即到2040年,我国的锂资源将实现国内开采和使用的自给自足。到2050年,仅依靠锂资源的回收,就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储能行业对锂盐的需求,最后形成锂资源自足内循环和零新开采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