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三元锂电池概念股票有哪些?
2022年三元锂电池概念股有:
1、洛阳钼业
2、佛塑科技
3、华友钴业
4、格林美
5、比亚迪
拓展资料: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而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
概念股是股市术语,作为一种选股的方式。相较于绩优股必须有良好的营运业绩所支撑,概念股只是以依靠相同话题,将同类型的股票列入选股标的的一种组合。由于概念股的广告效应,因此不具有任何获利的保证。
股市的概念,原本也是一类具有共同特征股票的总称。如奥运概念,指的就是与承办奥运有商业机会的一类公司的总称。这样的概念还有许多,如网络概念、3G概念,WTO概念、生物医药概念,整体上市概念,股指期货概念,但是在股市上,概念的内在含义却不仅仅是对某一股票类别的概括,其引申含义是一个市场共识。
比如网络概念,在网络成为概念之前,涉及互联网的股票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一个板块,是一种中性的界定,但成为概念含义就变了。概念是一个更为积极、含义更为肯定的投资共识。概念类股票的产业背景、投资机会以及未来的前景,投资人会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报以极大的信心。
具有非常强大的广告效应。一只股票自身或许没多大吸引力,可一旦它被纳入某个概念中,就会受到全体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如某公司早期是做罐头食品的,后来也生产了一些矿泉水之类的产品,业绩平平,产业陈旧,关注这家公司的投资者很少。之后该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络概念股,它也的确开办了个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是卖它的矿泉水。于是该股票立刻成了股市共同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锂电池行业27家龙头公司(二)(5000字长文,建议收藏)
上篇文章介绍了新能源电动车行业的上下游及电池细分行业的概况(详见新能源 汽车 锂电池行业浅析),本篇文章将从2021年1季度销量,电池原理分类对比,个细分行业三个大的维度来深入探讨挖掘电池行业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1,国内电动车:
根据中汽协数据,1-4月新能源车产量为75万辆,同比大增266%。1-4月销量为73.2万辆,同比增长249.2%。
电动车Q1销量大超市场预期,于是修正了2021年销量预期至240-260万辆。若是2021年达到了这样的销量,那么在上篇文章提到的的规划到2025年销量400-500万辆,肯定会提前到来。,
2,欧洲电动车:
21年1-4月欧洲共销售52.92万辆,同比高增135%,全年维持200万辆预期。
3,美国电动车:
21年1-4月美国电动车共销售16.61万辆,同比增长77%,全年销量有望超55万辆。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2021年1季度都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原因有以下3个:
1,碳排放考核。
2,2020年1季度疫情, 汽车 机会停摆。
3,各国政策的支持。
在电动车需求如此猛增的情况下,东吴证券对电车销量进行了预测:
预计21年全球电动车销531万辆,同比增75%,其中海外销281万辆;22年将持续高增长,预计全年电动车销731万辆,同比增38%。
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约1677万辆,较20年复合增速40%,其中国内/海外分别约699/978万辆。对应全球动力电池需求约1005gwh,其中国内/海外分别379/626gwh。
上篇文章我们提到,现在电池被三元和铁锂所掌控,2020年这两种加在一起占比99.5%。
在蔚来的搅局下,出现了更加适合的电池——固态电池,预计蔚来将在2022年4季度交付。为什么又出现了固态电池?三元和铁锂不好吗?让我们从电池的工作原理说起。
1,电池工作原理
电池由四大块组成,正负极,电解液,隔膜。
我们把这四个模块做个比喻,正极是“工厂”,负极是“公寓”,隔膜是“检票员”,电解液是交通工具“公交车”。我们还缺少一个重要的“员工”——锂离子。
电池工作模型是“员工”——锂离子奔波于工厂和公寓之间,乘坐的是电解液交通工具“公交车”,每次上车下车都需要隔膜“检票员”的检查。
充电的过程:员工工作了一天累了,需要下班回到公寓睡觉补充能量。锂离子通过电解液传导,穿过隔膜到达负极。隔膜有效防止了电子的通过,只让锂离子通过。
放电的过程:员工在公寓休息好,补充完能量,乘坐交通工具来到工厂上班。锂离子通过电解液传导,通过隔膜,到达电池正极。
那为什么电池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电池会没有以前耐用呢?
这是因为在电池的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员工老龄化退休即锂离子减少;工厂效益不好,公寓破损无法入住即正负极活性材料减少;公共 汽车 年久磨损失修导致交通瘫痪即电池欧姆阻抗增大,导电性能下降。
2,固态和液态对比
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的区别在于液态电池电解液是液体,同时有隔膜防止电子通过。而固态电池的电解液是固态的,同时取消了隔膜。
固态电池的优点:
A:安全性好。液态电池易燃易爆,而固态电池可以抑制锂枝晶,没有电解液走漏,从而提高安全性。
B:能量密度高。液态锂电池不管是铁锂还是高镍能量密度不可能达到300wh/kg,一般在200wh/kg左右,而固态电池可以达到300-400wh/kg。主要是因为固态电池不用石墨负极,直接用金属锂做负极,是整个电池密度提高。
C:循环寿命长。
固态电池缺点:
A:界面阻抗过大。电解质是固态的,离子在固态中传输动力低,造成界面阻抗过大。
B:技术不成熟造成成本过高。
固态电池趋势格局:目前已经有企业进入固态电池的试阶段,而未来固态电池是趋势,液态电池解决不了高里程的问题,而固态电池可以。
目前依旧以液态电池为主,关注固态电池发展。
1,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三元(NCM)和铁锂(LFP)两大块。三元又有镍5,镍6和镍8。
在正极材料中三元和铁锂六四分成,而在三元中,镍8渗透持续提升,目前依旧是镍5和镍6的主场,随着时间推移,镍8必将是市场主流。
正极材料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品价格与上游金属价格强相关。正极材料是电池材料的核心环节,其成本占到锂电池的近4成。
正极材料同时面临技术迭代与降本压力,高镍无钴、固态电池是下一代技术的重点。目前三元高镍产线的投资在6亿元/万吨,国内一线正极材料企业的产能规模在4万吨水平,多在推进10万吨级别基地的建设,资金需求较大。
正极材料全球出货量从2013年的不足10万吨,到2020年的60万吨,年复合增长30%。预计2025年全球正极材料规模超过2000亿元,2020年国内正极材料产量51万吨,同比增长27%,其中NCM三元材料占比46%,磷酸铁锂占比25%。
正极材料是锂电四大关键原材料环节中最为分散的,当前CR3仅为20%-30%,CR5仅为30%-40%。主要原因是下游电池厂出于供应链安全和产品质量的考虑,普遍会自产部分正极产能,而上游矿产企业凭借资源优势也会采取向下游延伸的策略,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独立正极材料企业的市场空间。
目前国内正极材料企业的毛利率多低于20%,以下游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材料企业,其毛利率持续承压,而以当升 科技 为代表的出海型企业,毛利率则整体保持稳定。
总结:1,正极材料行业集中度不高,主要是上下游的挤压与技术迭代。
2,高镍化,无钴化是目前的趋势,未来固态电池是趋势。
3,正极材料行业前五的公司:德方纳米,容百 科技 ,贝瑞特,国轩高科,天津巴莫。
三元材料前五公司:容百 科技 ,天津巴莫,长远锂科,当升 科技 ,杉杉能源。
4,正极上游原材重点关注:镍,锂,钴。代表公司:盛屯矿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华友钴业。
2,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品好坏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充性能等环节有较大的影响,其成本占到锂电池的6-8%。
目前负极产线的投资2-3亿元/万吨,国内一线负极材料企业产能规模7-8万吨,产能的扩张和一体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较大。负极的生产工艺相对成熟,电池厂较少布局该环节。
国内负极材料产量从2014年的5万吨规模增长至2020年36.5万吨,年复合增速约40%,其中人造石墨占比逐年提升,2020年国内市占率达到84%。预计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行业规模400亿。
负极材料集中度较高,2020年国内负极材料CR5占比78%。贝特瑞、杉杉、江西紫宸为中国传统负极三强。东莞凯金近年来出货量快速提升,主要受益于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增长,已开始跻身一线负极厂商的行列。
负极上市公司行业集中,盈利能力好,毛利率介于25%-40%之间。负极石墨主要是外协生产,成本占比40%,目前负极厂商开始自建石墨化产能,未来负极生产一体化是行业趋势,整体行业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碳硅是行业普遍看好的下一代负极材料,金属锂是负极材料的终极方案,也就是固态电池。
总结:1,负极行业集中度,负极产业一体化是未来趋势。
2,石墨—碳硅—金属锂是负极发展趋势。
3,负极材料前四公司:贝特瑞,江西紫宸,杉杉股份,东莞凯金。
3,隔膜材料
隔膜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其成本占到锂电池的约8-10%。隔膜成本中,原材料和制造费用占比较大,因此企业的规模化效应较强。
目前隔膜产线的投资4-5亿元/亿平,国内一线隔膜企业产能规模30-35亿平。隔膜的技术壁垒较高,是四大电池材料里面最晚实现国产化的环节。除比亚迪和SKI等少数电池企业外,其他电池厂都以外购隔膜为主。
国内隔膜产量从2014年的5亿平规模增长至2020年37亿平,年复合增速约40%,其中湿法隔膜占比较高,2020年国内市占率达到70%。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规模超过300亿元。
隔膜行业规模效应较强,龙头的成本优势比较明显,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20年国内湿法隔膜CR5占比93%,其中恩捷股份并购了上海捷力。
隔膜企业的毛利率普遍较高,在40%左右,但近年来有逐步下滑的趋势。隔膜是四大材料中降价预期最强的环节,企业需要依靠不断降低制造成本来维持高盈利水平。
锂电四大材料中,隔膜单位产能投资高,且需在掌握工艺基础上进行设备采购及调试,安装后仍需较长时间爬坡才可保证较高良品率。技术、资金密集型特点限制新进入者进入。
一线电池厂认证周期往往在2-3年,之后才可批量供货,从产能规划到实现收入间的长周期保证了龙头的先发优势及规模优势。
总结:1,隔膜材料行业新进者难度很大,行业将进一步向龙头靠拢。
2,湿法+涂覆是行业发展趋势。
3,负极材料龙头公司: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4,电解液材料
电解液是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输的通道,其成本占到锂电池的约6-8%。锂盐、溶剂和添加剂原材料占电解液环成本的90%左右,为降低成本,布局原材料产能已成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电解液产线的投资不到1亿元/万吨,国内一线电解液企业产能规模5-10万吨。原材料是影响电解液价格和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拥有原材料产能的企业具有较大的盈利弹性。
国内电解液产量从2014年的4万吨规模增长至2020年25万吨,年复合增速超过35%,其中动力电解液占比逐年提升,2020年国内市占率达到62%。预计2025年全球电解液行业规模近450亿元。
2020年国内电解液市场CR5占比74%,天赐、新宙邦、东莞杉杉和国泰华荣属于第一梯队。
天赐材料和新宙邦电解液业务的毛利率水平长期维持在25%以上的水平;天赐材料自产部分六氟磷酸锂,新宙邦溶剂产能也即将投产。未来电解液厂商向上游延伸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总结:1,行业集中度高,厂商为保利润将向上游延伸。
2,电解液的添加剂是重中之重。
3,电解液行业前3公司: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
4,六氟磷酸锂龙头:多氟多
5,锂电上下游端
A:新能源热管理:格局分散,但国内企业加速全球替代。代表企业: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奥特佳。其中, 三花智控 是热管理龙头, 银轮股份 主在传统业务,布局新能源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B:锂钴镍行业:资源行业,周期行业,进入门槛高。国内资源占比较少,对外依存度较高。代表龙头: 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华友钴业,洛阳钼业。
C:锂电设备:动力电池进入新周期,扩产加速,设备厂商迎来新机遇,龙头厂商明确收益。
锂电设备四道工艺:
1)电芯前段工艺:包括搅拌、涂布、辊压、分切、制片/模切等工序。该工艺段涉及的设备包括真空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分条机、制片机/模切机等。
2)电芯中段工艺:主要包括卷绕或叠片、焊接、注电解液等工序。该工艺段涉及的设备包括卷绕机、叠片机、焊接机、干燥设备、全自动注液机等。
3)电芯后段工艺:主要包括电芯化成、分容检测等。该工艺段涉及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机(用于化成分容)、检测等设备。
4)模组及电池包工艺:主要包括电池组件组装、连接器组装、模块组装、密封性检测、最终测试等。该工艺段涉及模组生产设备、PACK设备等。
后到设备龙头: 杭可 科技 。前中后道全产业链布局龙头: 先导智能 。
D:电池企业国内前五: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亿纬锂能 。
E:供应链
特斯拉供应链:预计旭升股份、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宁波华翔、华域 汽车 、岱美股份等单车价值量较大。
F:LG电池供应链:正极:杉杉股份,当升 科技 ;负极:杉杉股份,贝瑞特,江西紫宸;隔膜:星源材质,恩捷股份;电解液:新宙邦,江苏国泰,天赐材料。
G:宁德时代供应链:正极:天津巴莫,振华新材,北大先行,贝特瑞;负极:杉杉股份,璞泰来;湿法隔膜:恩捷股份,中材 科技 ,星源材质,沧州明珠;电解液:新宙邦,
1,电池龙头:
宁德时代 。公司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接近50%,全球市场份额25%,现有产能近60GWh,欧洲工厂将于2021年建成。
比亚迪。 公司是电动车、锂电池行业龙头。
亿纬锂能 :公司是国内锂原电池龙头企业,在圆柱电池、TWS耳机电池领域持续获得国际客户拓展,和电子烟有很深过往。
2,上游资源矿龙头:
锂: 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钴: 华友钴业,洛阳钼业
3,正极材料:
德方纳米,容百 科技 ,贝瑞特
当升 科技 :高镍技术领先。
4,负极材料:
贝特瑞,江西紫宸,杉杉股份
璞泰来 :人造石墨龙头。
5,隔膜材料:
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6,电解液材料:
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
六氟磷酸锂龙头: 多氟多
7,热管理:
三花智控,银轮股份
8,锂电设备:
先导智能,杭可 科技
9,电机电控:
汇川 科技 ,卧龙电驱
总结:电池强相关21家,其他和新能源 汽车 相关6家,共计27家行业顶尖公司。
最后的话:以上内容就是锂电行业分析及行业龙头公司说明,涉及公司不作为推荐。
锂电行业现在太热,需要降温之后入场,现在只罗列,而后分析。
参考资料:平安证券新能源行业报告/中信证券新能源 汽车 行业投资策略
全文完!
本文同步于公众号“韭菜书房”
新能源车浪潮爆发,锂电池材料价值凸显
随着锂电池技术及制造工艺的进步,能量密度有望越来越高,新能源车的单车带电量也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EV-Sales预测,未来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增速将高于新能源车销量增长,预计至2025年,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达到740Gwh以上,2019~2025e复合增速达到36.8%。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转型推动锂电供给端加码,叠加 汽车 电动化浪潮催生需求端爆发,全球即将迎来新一轮新能源产业扩产周期,作为产业链上游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链有望整体受益。
锂电池指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锂电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设备、电池和终端应用四个环节。锂电材料处于整个锂电池产业链的上游,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四大材料组成,此外还有电池外壳。
国内电动化供应链完善,格局已经清晰。2019年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行业的CR4分别达到了77%/28%/75%/61%/67%,各子领域龙头已经明确。
2016-2019年宁德时代实现海外收入0.8、3.0、7.9、17.0亿元,保持快速增长;中信证券预计2021年起伴随其海外大众、宝马客户新车型投放,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出口收入有望加速增长。另外,隔膜行业企业恩捷股份、负极行业龙头璞泰来均进入了LG化学、三星SDI等国际大客户供应链。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进而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由于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30-40%,其成本也直接决定了电池整体成本的高低,因此正极材料在锂电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直接引领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
由于进入壁垒较低、技术路线多以及上下游一体化延伸等原因,正极材料集中度相对较低,2020年第一季度CR5为38.33%,与2019年基本持平。
高工锂电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供货的正极材料厂商17家,相比2019年减少了7家,表明行业洗牌已经开始,产能、技术、客户结构较差的小企业开始退出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
锂电池一般也可按照正极材料体系来划分,主要分为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等技术路线。
钴酸锂成本较高、寿命较短,主要应用于3C产品;锰酸锂能量密度较低、寿命较短但成本低,主要应用于专用车辆;磷酸铁锂寿命长、安全性好、成本低,主要应用于商用车;三元材料尤其是NCM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寿命较长,主要应用于乘用车。
三元电池企业多在集中布局高镍三元电池的研发。虽然在与磷酸铁锂电池的竞争中,三元锂电池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略逊一筹,但确具有其他电池无法比拟的电池能量密度、材料成本、续航里程的优势。
动力电池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高,磷酸铁锂电池CR3为85.3%。
各龙头企业加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研发以扩大市场份额,磷酸铁锂电池龙头企业通过差异化创新加大技术领先优势,2020年1-5月宁德时代市场份额达62.5%,比2019年54.3%提升8.2个百分点,进一步挤占其他企业市场空间。
除宁德时代、比亚迪2家供应商在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路线均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之外,其他竞争对手大多专注于一种技术路线,比如专注三元的力神、中航锂电、孚能 科技 ,专注磷酸铁锂电池的国轩、亿纬锂能等。之前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沃特玛、比克电池等份额逐渐缩小,产能出清。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19年,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企业有容百锂电、振华新材料和天津巴莫等,市占率分别为12.2%、11.2%和9.4%。
三元锂电池安全问题的解决呼唤优质电池企业的投入,在未来,优质、能量密度高的三元材料电池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展。
负极是锂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负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而成。
负极材料主要指的是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可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大类,碳材料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和硬碳软碳等,非碳材料包括硅基材料、锡基材料和钛酸锂等。
2019年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26.5万吨,贝特瑞、杉杉股份和江西紫宸合计产量15.5万吨,占据58.5%的市场份额。总体来看,负极材料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态势。
2020年第一季度,负极材料CR5为75.28%,相比2019年下降了4.09个百分点,但是仍处于较高水平,行业参与者也保持稳定。
从企业来看,东莞凯金虽然仍位列行业第四,但是市占率相比2019年大幅下降8.06个百分点,中科电气超越翔丰华跻身行业前五,市占率6%,相比2019年小幅提升1个百分点。
隔膜是锂电池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其性能的优劣对锂电池的轻量化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电池内阻、循环使用寿命、电池容量等性能,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锂离子电池完成充放电电化学过程的重要构件。
隔膜是锂电池中的关键内层组件之一,市场上锂电池隔膜主要分为干法隔膜与湿法隔膜两种,两者在原理和工艺上有非常大的区别。湿法隔膜厚度均匀性更好,拉伸度更高,更适用于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
根据新能源网数据显示,2019年锂电池需求总量21.98亿平方米。预计锂电池隔膜2020年需求总量达到27.33亿平方米。
2020年第一季度,隔膜行业CR5 77.56%,相比2019年提升了10.06个百分点,集中度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一是湿法隔膜龙头恩捷股份完成收购苏州捷力,市占率大幅提升12个百分点,二是星源材质市占率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至20%。
隔膜行业洗牌加速,湿法隔膜形成一超多强格局,恩捷股份龙头地位进一步增强,第二梯队企业尚未明确;干法隔膜基本形成以星源材质为首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与其他三大材料相比,锂电池电解液的生产设备及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原材料成本占据总生产成本的绝大部分。电解液原材料主要由溶质(锂盐)、溶剂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
电解液约占锂电池成本12%,毛利率超过35%,而动力型电解液毛利率更高,是锂电产业链中盈利能力较强的环节之一。
中国市场上,电解液国产化率超过80%,国内主要供应商有新宙邦、广州天赐、江苏国泰、天津金牛、东莞杉杉等。日本和韩国市场上,日本的宇部兴产、三菱化学,韩国的旭成化学仍是主要供应商。
2020年第一季度,电解液行业CR5 77.5%,相比2019年提升5.59个百分点,集中度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天赐材料和江苏国泰市占率分别提升9和5个百分点,而杉杉股份和其他企业市占率分别下降了8和7个百分点,行业强者恒强效应明显。
随着中国企业近几年的技术积累和进步,部分国内厂商也开始逐步向国际市场和在华的日资、韩资电池厂商供应电解液。
随着国内新能源 汽车 补贴延续至2022年,退坡节奏放缓,叠加国内疫情控制已见成效,国内需求有望率先复苏。另外,欧洲新能源 汽车 政策利好不断,有望迎来销量拐点。锂电池有望受益于行业空间持续增长维持高增长态势,产业链整体价值凸显。